檳城廟會的起源
自1999年開辦至今,檳城廟會已經走過25個年頭,成為了一項深入人心的文化盛事。起初,檳城廟會的由來是參考巴西狂歡節,那是一個可以讓公眾免費且自由進場的活動。檳城廟會不僅僅是本土文化的宣揚與傳承,更是連接社區的橋樑,將檳城的居民牢牢地凝聚在一起。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成為檳城人心中的共同記憶。
ADVERTISEMENT
如今,檳城廟會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廣受歡迎的文化品牌。檳城廟會在農曆新年期間以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為社區帶來了歡樂並促進凝聚力。2024甲辰年的廟會主題定為“我們的故事” ,這次不僅展示先賢留下的喜慶習俗,還將通過講述先人在各個行業中引領主流的故事,讓民眾更深刻地瞭解這個地區的歷史傳承。由檳州各姓氏宗祠聯委會主辦,傳承者精心策劃和協調,2024甲辰年的檳城廟會將於2月18日(年初九)下午4時至晚上11時,在檳城古蹟區隆重登場。
檳城廟會的幕後英雄
檳城廟會的幕後,有很多發心成就這場文化盛宴的無私奉獻者。他們是參與廟會策劃工作的志願者,投入了長年累月的心血,為的是對文化傳承的使命和熱愛。他們白天可能是上班族或是生意人,晚上卻擠出寶貴的時間為廟會效力。這群廟會策劃團隊是一群充滿熱情且有合作默契的團隊。
中華文化就像“無字天書”
——幕僚長郭素岑
郭素岑表示:“中華文化是指引我們人生的教誨,是一本‘無字天書’。對我而言,掌握中華文化就是掌握自己的人生,會讓自己更好地規劃人生。所以,宣傳中華文化給年輕一代就是傳授教育,讓年輕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文化傳承是延續的過程
——幕僚長朱文強
檳城廟會的宗旨是“文化傳承”。很多志工會有不同的因素如個人、家庭、工作等而不能持續參與籌備工作。目前,朱文強已經克服了這些障礙,也能騰出時間來參與廟會的策劃工作。朱文強說道:“每年都來了很多不同年齡層的志工。可是在我們教導這些志工後,基於不同的因素,隔年他們可能不會再繼續參與,導致教導的過程就像永無止盡般,每年都要帶領和教導新的志工,過程讓人感到疲憊。可是,素岑分析說,這些曾經參與的志工可能到了某個階段,會再回來參與檳城廟會活動。”
文化傳承從小做起
——總策劃鍾健美
鍾健美指出,2008年檳城廟會首次推出“文化插秧計劃”,目的在於點燃小學生對文化的熱愛,培養他們成為文化的守護者。廟會在2017年開啟了“小小講解員”計劃,這個計劃讓年齡比較小的中小學生通過口頭講解、手作示範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將文化傳統傳遞給更多人。當時有一些小學生就是接觸了這些計劃而認識了中華文化,長大之後再回到廟會當志工。
“我們相信文化傳承是從小做起。在我們小的時候往往沒辦法接觸這一類文化活動,所以我們希望能讓更多小孩和青少年從小就有機會接觸文化活動。檳城廟會有很多活動是讓小孩和青少年參與和發展的,目的是讓他們從小就有中華文化的意識。
“文化傳承不是一個嚮往的目標,而是一個使命。你要去做,文化才會一直延續下去。當大家對於文化傳承沒有意識,文化就會斷層。當然,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讓我有動力繼續推動檳城廟會的活動。”
文化傳承和宗教不衝突
——街道副總策劃張延
檳城廟會著重於人文和文藝的傳承,和不同宗教並沒有衝突。因此,不同宗教和多元的友族同胞也會參與檳城廟會的活動。馬來西亞有大中華區以外最完善的中文教育體系。對張延而言,教育讓我們懂中文;而懂中文讓我們認識文化瑰寶。所以,身在馬來西亞是很幸福的,因為我們可以學習中文,並瞭解中華文化的優美。
全民活動
——人力副總策劃雷維仁
在去年的12月,檳城廟會舉辦了馬來傳統皮影戲工作坊及印度傳統舞蹈學習工作坊。
雷維仁表示,很多人會以為來參與檳城廟會的都是華裔。然而,檳城廟會是全民活動,廟會的活動方針不只是呈現中華文化,也包括馬來西亞多元種族的文化。
年輕人的加入
——宣傳副總策劃朱堅志
檳城廟會走過25年的風雨,也經歷了主辦權風波,甚至傳出停辦。朱堅志說起當時只有幕僚長獨立撐起廟會,默默地帶動整個廟會的活動時,他認為文化傳承需要年輕人的加入並推動,不然就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這幾年,檳城廟會也樂見一些小成果,有更多中小學生加入廟會的活動當小小講解員。
通過活動認識中華文化
——行政副總策劃餘採璇
檳城廟會常年都會舉辦不同的文化活動如摺紙工作坊、文化講座、舞獅學習坊、布袋戲工作坊等。青少年代表餘採璇表示,藉由檳城廟會的各項活動,能讓更多小孩和青少年認識中華文化,例如篆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