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18年前的事了。
2006年,我在做一项有关村上春树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的田野调查,四处寻访村上读者的踪迹。后来透过新闻界朋友,结识了好些文字工作者,陈志鸿便是其中一个。
ADVERTISEMENT
记得第一次会面是在PJ一家连锁咖啡馆。当时他还单身,温润如玉,像是从书中走出来的翩翩贵公子。我们从村上春树的小说聊起,再谈到接受美学、现象学、诠释学及期待视野等文学理论。其后他还影印了几篇相关文献给我参考,受益匪浅。
2007年我获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奖助前往东京大学做研究,翌年进入筑波大学读博。期间听说他结了婚,妻子是他在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他把他们浪漫的师生恋故事写进新鲜出炉的纪行文学集《大叔旅韩记》开篇〈一门课牵下的红线〉里。这也是一部深度考察韩国文化的导览书,可读性极高。
什么力量驱使大叔在娶妻生子之后放下身段,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新语言?那个需要比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更大的勇气。诚如他在书中所言,光有企图、使命、目的不够,还需某种动力才能坚持下去,而他最大的动力来自他的枕边人Jane,一位很厉害的韩语专家。后来我和Jane也通过他,成为来往密切的工作伙伴。
知情人必能理解封底语那句话的含义:认命低调,领薪度日不是大叔的选项。他当过大学讲师,也在影视公司“混”过一段日子,发现那都不是自己所要的生活,最后决定辞掉工作到韩国游学。那样的抉择乃是他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他知道怎样经营人生。后来他和妻子合办的语言学院在大马遍地开花,足以证明他留韩一年半所付出代价获得了美好成果。
纪行文学通常以第一人称“我” 叙事,然而大叔别出心裁,全书从上帝视角“他”来鸟瞰韩国,写他如何孤身经历北国的春夏秋冬,如何承受新语言和陌生国度的呛辣冲击,如何解决生活大小琐事的切身体验,读来趣味盎然,过来人必能感同身受。
从〈跟年轻人在一起〉得悉他的封号“大叔”的由来,原来那是成熟男子的美称,是他班上18岁的不丹小弟加封的,源自韩国演员元斌主演的《大叔》(아저씨),挺有意思。
在〈必须去韩国学韩语?〉篇章中,他提到因材施教的外语教学法,建议在现有的听、读、写、讲、文法+词汇这五大技能之外,安插双语互译环节,包括反复重听音档。我曾根据他们学院提供的教材学过几个月韩语,可以证明这正是他们的教学特色之一,效果斐然。
大叔的旅韩日志,调整了我对韩国的认知偏误,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带出为人处事的哲理,值得细心品味。
相关文章: 叶蕙/何止漫画那么简单 张丽珠/爱情与经济饭 阿蓟/hitam manis马都拉沙爹 牛忠/繁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