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咖啡店有一檔豬肉粉,生意非常好,點餐之後往往需要等個45分鐘才能吃到。但這豬肉粉遠近馳名,味道非常好,所以沒什麼耐性的我也願意等。常常就是兩人點一壺茶,邊沏茶邊聊天,刷刷手機消磨時間,直到店主的員工將一碗熱騰騰的豬肉粉送上。
某個早上跟一對陌生的老夫婦拼桌,對方顯然也是慕名而來,點了同樣的食物,面前擺著兩雙筷子和裝了辣椒的醬料碟。不知這對夫婦等了多久,但看他們的臉色顯然已經開始不耐煩,丈夫用手機看新聞試圖轉移注意力(也可能是在逃避妻子的視線),而他身邊那位聲音有點尖銳的妻子,嘴巴一直在碎碎念:
ADVERTISEMENT
“怎麼不多請員工?”
“只有老闆一個人在煮!”
“快一個小時了啦……”
“生意那麼好,就開個專門店啦。”
“唉呀,早知點其他的食物……”
我們的茶還沒涼掉,對方的食物終於送上了。那位安娣低頭喝了一口湯。“這湯好好喝。”她說,聲量明顯比之前低了許多。然後她沒再說一句話,全程安安靜靜地把一整碗豬肉粉吃完。離開前她拋下一句:“一碗麵要等這麼久,以後不敢來吃了!”像是在說給身後的丈夫聽,又像是在跟店主埋怨。
我撇了一眼桌上她用過的碗,空空如也。安娣啊,我知道你會食過返尋味。
話說最近也有一道食物令我一再返尋味。那是一碗大埔面。
一切始於某個嘴饞的星期天,突然想吃大埔面。約莫一小時後,與朋友們快步越過恆常忙碌的富都路,再穿過一排老店鋪的五腳基。一路上我們聊著附近的傳統小吃,那些仍然堅守古法的,值得一再回味的,當然也包括那些已經變了味道的。店內如常滿座,我們先點了食物(可惜限量的米苔目賣完了),稍等片刻即入座。
先是一口彈牙爽口的麵條,再來一顆紮實的雲吞。雲吞肉餡裡有迷人的鮮味,朋友說,那正是店家的招牌特色——左口魚。俗稱左口魚的比目魚,魚身扁平沒多少肉,但勝在魚肉味道濃郁,適合用作調味增鮮。左口魚曬乾後碾碎成粉,就成了天然的調味料,無需下鹽加味精,這就是許多傳統烹飪法裡湯頭和肉餡的鮮味秘訣。
就在店門外的巷子邊,兩三張白色摺疊桌上曬著一條條幹扁的左口魚。烈日下燦亮奪目的左口魚層層重疊,色澤分明錯落有致,是多麼誘人的景象。
相關文章: 彭健偉/森林裡的市集 牛忠/繁花 張麗珠/愛情與經濟飯 梁慧穎/麻煩科普一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