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02/02/2024

贴春联

服丧

新春气氛

黄晓玲

50年代

剪纸

新年歌

除夕

拜年

习俗

过年

团圆饭

蜕变

农历新年

幸福

珍惜

鞭炮

難忘的團圓飯/黃曉玲(芙蓉)

作者:黄晓玲(芙蓉)

年少時曾聽父親憶述他與姑姑一起在表姑父家過年的事。

那是二戰後百業待興的,他們失去雙親的第一年,兄妹倆寄人籬下,在一個生疏的環境中,度過他們有生以來最難忘的新年。

ADVERTISEMENT

表叔(父親的表弟)對他們說:“你們不可以過年哦。”根據華人習俗,至親逝後,家屬服喪一年期間,是有不參加喜慶活動、不圍桌吃飯等禁忌。同是十來歲的少年,父親當時明白表弟說這話時並無惡意,只是表達方式過於直率,而年幼的姑姑,則不服氣問為何不能與其他小朋友一塊玩炮仗。

表姑父怕晦氣,在年的大清早就叮囑他們兩個乖乖待在房間裡,沒事別出來。

父親識趣,整日就把自己和妹妹鎖在房裡,外面喧囂熱鬧的世界,將他們區隔。為了安撫鬧彆扭的妹妹,他教她剪紙來分散注意力,也苦中作樂。

然而,表姑母還是在大年除夕為他們留了豐盛佳餚,並不避諱地給了他們紅包。

父親說那是他畢生最難忘的團圓飯。沒有雙親的團圓飯,兄妹倆擠在窄小的房間裡,靜靜地把飯吃完。父親說,眼前美味的食物不會再有媽媽的味道了,一切都變了樣,但外面震天欲聾的聲卻告訴他,應該變的是自己面對未來的心態。

“所以,不是必然的。”父親最後平靜地總結,沒再往下說。當時的我聽了只把父親這段往事當作他心酸的過去,未曾真體會到箇中的五味雜陳。

直至許多年後,當我失去了父親,終於明白那種至親離世的錐心之痛,是刻骨銘心的。

父後的第一年,我在懷念和悲傷之間擺盪。望著父親寫過的新春對聯,他栽種過的水仙花,他珍藏的賀歲CD,心裡空蕩蕩的。猶記得去年今日,他還興致勃勃地忙著佈置、營造新春氣氛,並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春聯要對仗工整,而其中的貼法則是上右下左。而今,物在,人不在。唯獨母親不怕觸景傷情,堅持留下他的舊物作紀念。

少了父親的新年,彷彿變得不再圓滿了。我甚至打算把這自己喜歡的節日當作普通的假日那樣地度過,不必大肆鋪張,不必張燈結綵,反正也不會有親朋戚友上門

然轉念又想,父親生前即使抱恙,也不會如此自暴自棄地封閉自己。他極喜歡新年的熱鬧欣悅。即使肉身衰邁,也無法熄滅他對新年的期盼和摯愛,他既寫揮春、貼春聯,也播放著。那時我還說他太隆重其事了,他卻說:“這過年的心情啊,其實也反映了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新的一年就是新的開始,所以,我們過年就有了重新出發的意思,你說能將就地過嗎?”

言猶在耳。他已不在了。

新的一年,並不因為人世的滄桑和無常而停駐,年依然踩著歡快而隆重的步伐踅近。到處都是年的味道和聲音。正月裡難得好天氣,陽光熾烈,春風和煦。不時聽見燃放煙花疏落的劈啪聲,還有,鄰居在前院炭烤的雞蛋卷香,那陣陣傳來的濃郁焦糖香,以及,他們一家人的歡笑聲。

只有我們的大年除夕,顯得冷清。母親強打起精神來準備團圓飯。熱騰騰的食物不僅滋養身體,也溫暖了貧瘠的心情。還記得,那是一場簡單的團圓飯:香氣四溢的南乳粗齋煲,精緻的蘆筍炒帶子,還有香煎豆腐,一一被端上了桌,食物的分量減少了,也沒有佳節應有的大魚大肉,然而,卻凝聚、延續著屬於我們一家三口的味覺記憶。

蛻變重生迎新年

年,還是要過的,就像日子依然要繼續。 我問自己,新年的禁忌到底是為了什麼,若過於拘泥傳統禁忌,則成了作繭自縛,與其說不能慶祝新年,毋寧把這當作是一個緩衝期,讓我們調整心態去面對一個新的轉變。因為,在另一個世界的父親,也不會想看到家人終日沉湎於痛苦、無助的心情中。

除夕夜,承載著嶄新一年的意蘊,也承載著蛻變重生的可能。

那一年的除夕夜,我想起了父親的幸福論,終於明白了他隱忍不說的話:人這一生,與至親能有多少次的團圓飯?是否、體會過當中的快樂和溫馨?能否每年都是相同的人圍桌歡聚呢?除夕團圓,是親情的凝聚力,也像是一綹切不斷的精神紐帶,不論天涯海角,都會把一家人的感情緊密地系在一起。

新年伊始,是展望一個新的開始,不讓幸福時光輕易地溜走,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片刻,說不定就是將來難再得的回憶。難忘的團圓飯之所以深烙在我心底,不是為了自哀自憐,而是使人反思,莫負時光,珍惜眼前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