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开始,龙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种勇猛,且祥瑞的象征。
小时候当我把自己想像得很厉害、很好打时,都会自诩说“我是李小龙”或“我是成龙”,就是如此勇猛。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ADVERTISEMENT
我居住的新村里,无论是福德正神(大伯公)、关帝圣君,还是其他庙宇的屋脊和栋梁上总有龙的踪迹。年幼时看到的喜帖也都印有龙凤呈祥的画,一切都彰显出龙独有的神恩浩大及大吉之气。
多年前在拉曼学院(今称拉曼理工大学)求学,正值青涩岁月,同学和校友都爱组织起来举办新春晚会、月光会、迎新会和回校升学讲座。促进拉曼日新校友间的联谊之余,也接待新进的学弟学妹,将那份温馨的归宿感传承下去。
那年,大伙儿突发奇想,说:“不如给同学们来个惊艳,今年我们舞龙!”虽然当时身为学生的我们时间和经济都有些不济,不过精神和体力却非常充沛,可以借此取长补短。
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三十多年前的网络资讯并没有现今这样发达,我们搜索了许多杂志和书本才把龙的基本造型找出来,再拟出简单的构图。为了造出龙头,连以往二、三年级所学的手工艺活都派上了用场——首先,找来一个葫芦形气球,将其吹胀到一呎半长度,绑实之后,用预先剪开的无数个一吋大小的报纸沾上清水,贴在气球表面。大约敷了两三层,开始涂上浆糊,并贴上许多剪成小方格的白纸。约莫八九层之后,便粘上条状宣纸作为最后一层修饰。经过两天暴晒,再涂上两层浆糊加固,这个纸模型简直坚硬如石。
最后将气球放风,大家在纸糊的雏形龙头上开洞做为龙的眼睛和嘴巴,再用纸泥勾画出龙的鼻子,将纸皮裁剪成龙腮,用枯树枝作龙角。雪白的棉花用于装饰龙的眉毛和嘴边的水须,细细撕开的拉菲绳则串成龙须。
我们还在龙头内部加上铁圈,作为巩固龙头和手柄的结合,以加强龙被强力舞动时的抗压耐力。龙身是一匹20呎的黄布,用荧光漆画上龙鳞,缝上龙鳍。
经过日夜赶工,一条活灵活现的龙终于出现在大家面前。龙终究完成了,但是如何舞龙?谁来舞龙?确实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无巧不成书,那个时候我们有幸遇到社会义工组织——小草队的沈利明老师提供义务指导,让我们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晚间我们到老师的会所学习,白天在宿舍院子的草地上反复练习。
那年的新春晚会,我们燃烧奔放的青春,舞着自制的龙为同学校友们贺年献瑞。虽然如今年华老去,相片已经褪色,不变的是缤纷的记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