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龍躉是斑魚貴族,因其珍稀難尋而價格高昂;在人工養殖技術培育出龍躉之後,吃這類斑魚不再是遙不可及。在雪邦今日水產人力資源培訓中心(STAC),第一批成功從魚卵孵化出來的龍躉魚苗,至今也已3年。創辦人邱英華說,馬來西亞沒有龍躉卵,一般上從臺灣進口;但偶有漁夫在霹靂、彭亨及沙巴水域捕獲。
ADVERTISEMENT
養魚要懂得魚的個性,從魚卵培育出魚苗更是不容易,可能100萬顆魚卵當中,最終全軍覆沒也說不定。因此水產養殖達人邱英華用他數十年的水產養殖經驗,談一條龍躉從卵成魚的故事。
本地沒有龍躉魚卵,須從臺灣進口
生產於熱帶水域,常見於東南亞與臺灣,龍躉有野生也有人工養殖。雪邦今日水產人力資源培訓中心(STAC)邱英華指著在黑色圈養桶裡的龍躉說:“這是我們做出來的第一批魚苗。”做出來,是做了什麼?
“一批魚裡,有30%成長速度快,40%中等,30%較慢。”魚長大之後,大約一公斤左右開始出現打架的跡象:“它的頭有點紅紅的傷痕,我們要慢慢把它們分開。”邱英華說。龍躉是最大型的石斑魚,野生捕獲的最大可達200公斤;幼時群居,大了則獨居,因此他說:“漁夫從海里捕獲龍躉,也是偶爾一隻而已。”
馬來西亞並沒有龍躉魚卵,業者通常購自臺灣。早期,邱英華曾到吉膽島視察,養殖業者發現龍躉成長速度快,5年可達30公斤。
他們亟欲找出龍躉魚卵的秘密,因此為成魚進行了一場檢查性成熟週期的小手術——利用藥物昏迷,再把一條喉管穿進魚身,看性器官以判斷雌雄性別。但驚人的是,邱英華髮現檢測結果全都是雄魚,雌魚都哪裡去了?這是至今的未解之謎。
龍躉從一顆卵開始?
卵是魚蛋,魚苗指的則是從卵孵化出來的幼魚。在魚苗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技術。
●獲得魚卵的困難
雄魚卵貨源通常來自臺灣,經過多年的考察,馬來西亞培育出來的龍躉都是雄魚。雌魚的卵至今仍是未知,無法確定其來源和其他特徵。
●卵的價格昂貴
龍躉卵價格相對較高,一公斤約1萬8000令吉。一公斤魚卵相當於100萬顆魚卵,成功率大約0-5%,成功培育的魚苗價格每條介於10-30令吉。
●魚卵的空運和處理
由於從臺灣運至馬來西亞距離較遠,魚卵的運輸需要非常小心,以確保在過程中不受損。
●時間掌控的重要性
孵卵的時間需要精確控制,18個小時魚卵便會孵化,若溫度較冷可延長至20個小時,長時間的孵化可能導致卵的損壞。因此,運輸的時間是為關鍵。
●養殖的成功和挑戰
培育魚苗需要細心照顧、控制水溫與培育餌料,才能提高成功率。同時,魚苗不同生長階段,也需提供不同尺寸的餌料,以確保其健康成長。
魚卵孵化過程
01 | 打荷爾蒙催生
02 | 24小時後擠出精子
03 | 人工孵化18小時
04 | 成功孵化出0.8-1mm的魚苗
05 | 首5天危險時期
怎樣才能活過5天?
培養飼料
·不吃人工飼料,需要培養活的輪蟲。
·輪蟲分大中小的尺寸,剛培育第1至第3天的魚苗需要吃最小的輪蟲。
魚苗的口很小,若輪蟲太大吞不進,魚苗會持續追趕,3天以後力盡而亡。
什麼是輪蟲?
大多數輪蟲是濾食性種類,它們靠收集水中的微型藻類、細菌和有機碎屑生長。成功培育出藻類,就有機會培育出輪蟲。
06 | 度過危險期之後,可以開始吃人工飼料,如粉狀的餌料。
07 | 一直到3至5吋,成功培育的魚苗可出售。
輪蟲是培育龍躉魚苗成敗的關鍵
培育魚苗需要提供適當的餌料,通常是一些幼小的生物如輪蟲。輪蟲長約0.04-2mm,作為餌料可提供魚苗必要的營養,促進生長。邱英華笑說:“魚苗不吃死的餌料,一定要吃活的!”因此培育出輪蟲是魚苗成敗的關鍵。隨著魚苗成長,便可從活餌轉為飼料。
見光跑?養魚要定時、定人、定位
原來魚怕光。生物有一種神經反應被稱為reflect action,使它們對外部刺激產生反應。例如,強烈的光線會讓它們感到恐懼。就像人有耳朵,可以通過聲音辨識環境;每一條魚都有一個稱為lateral line的體側線。這個側線通過感應震動的聲音,例如人類的步伐聲,來幫助它們感知周圍的環境。
魚兒能通過感應震動,辨識出邱英華的腳步聲。因此餵魚的人,不能一直更換。邱英華就說:“如果今天它們熟悉的那個人沒有來餵食,明天再來它們就會不高興了!”魚長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也依據心情——只要定時、定人、定位,它們就會在特定的時間等待餵食的人,並且吃得多。
養魚,就要懂得性格。“不是不想吃,而是它也會害怕被抓!”
在海上養魚,業者通常以用機器切割的小魚作為餌料。當機器啟動時,會傳出一陣“咯咯咯”的聲音,每當魚群聽到這個聲音,就會在釣網中迅速聚集等待。“如果他不等你就是有問題了,可能是釣網破洞了?如果每天準時餵食,它們通常不會逃跑。”
我們常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但其實它們遠比我們想像的聰明。在雪邦今日水產人力資源培訓中心除了龍躉,還有非洲魚;邱英華讓水產系的實習生嘗試捕撈非洲魚,但那不是一件易事。“非洲魚很難捉,漁網一進入水中,它們立刻警惕。因為通過基因傳遞,它們能把敵人來襲的信息遺傳給孩子。”邱英華說。
然而,動物的行為往往受到環境和個體經驗影響,被捕捉的記憶通過神經系統,以及適應環境威脅獲得。相反的,邱英華認為深海魚的遺傳過程較慢,因此捕捉起來較容易。
循環水養殖系統必須確保零病毒
邱英華的魚都養在黑色的圈養箱裡,他們使用循環水養殖系統(RAS)。通過循環利用水資源,保持水質的穩定性,也能提高養殖的效益。
要使用這套系統,前提是生物保安必須到位,以防病毒傳播。因此從魚餌,水以至於魚卵都經過消毒;培養出來的魚苗不帶寄生蟲與病毒。自來水經過政府單位過濾與消毒,比起海水更有保障,因此自來水加鹽,就是邱英華簡單配置的水源。
邱英華補充:“從水缸裡排出來的糞便,可做成肥料,既節省水源又環保。我們完全不可以用藥,養出來的魚吃了會比較安心。”
深海龍躉與養殖龍躉,你怎麼選?
相關文章: 【移工自拍片/01】尼泊爾移工 用鏡頭傾訴他鄉點滴 【移工自拍片/02】自主拍攝灌溉思田 提升精神飽足與尊嚴 張麗珠/愛情與經濟飯 牛忠/繁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