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国际拼盘

发布: 1:45pm 04/02/2024 2729点阅

上课

元宇宙

VR

日本高中生

上课

元宇宙

VR

日本高中生

日首间高中招收元宇宙生 欢迎海外生 虚拟形象上课

日本第一间高中开始招收元宇宙学生 也收海外学生 允许学生以 3D 虚拟化身上学
日本VR虚拟实境“元宇宙生”在招生中。(照片取自yushi-kokusaimetasei)

(东京4日综合电)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学生的地点除了在学校、或是在网络线上,你知道现在甚至可以在上课了吗?在日本,现在已经有在招募“元宇宙生”的高中,他们到底要怎么样上课、课程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日本的事业相关公司《アオミネクスト》,这次在日本全国函授制(通信制)的学校“勇志国际高中”规划开办招收今年4月入学及转学的“元宇宙生”,除了收日本国内的学生,也收海外的学生,且完整念完3年也能取得高中同等的学历。

ADVERTISEMENT

“元宇宙生”的特色是上课的地点并不在物理上的校园空间,也不使用现在常见的ZOOM线上会议软体,倒是直接在网际网络空间——“元宇宙”中的学校里;学生还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3D模组外型上学而不是以本身的模样,也能够自由穿梭在元宇宙的校园里,活用学校及建构属于自己的3D虚拟环境。

日本第一间高中开始招收元宇宙学生 也收海外学生 允许学生以 3D 虚拟化身上学
学生能自由使用自己喜欢的形象,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进行交流。(互联网照片)

只要是勇志国际高中的“元宇宙生”,就可以无偿使用学校提供的VR设备,也能够以特惠价格购买与VR设备相关的电脑设备,在家中只要戴上设备就能上学。

由于“元宇宙生”的性质,与其他同校的学生不太有机会有实际对话或文字交流的机会,而是在元宇宙内与同侪相处,并且可以自在地选择与自己外型模组相似或有兴趣的同学交流以及交友。

元宇宙生与其他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授课空间移到了元宇宙,配合元宇宙生的专长,能够学到大学或专门学校程度的程式语言课程及CG制作,也有一般的通识课程。

放学后也有网络社团活动,学校也会举办元宇宙生的文化祭与体育祭,不论是文化祭时每班提出的模拟店铺,或是体育祭的电子竞技活动,都会借由元宇宙的空间来呈现,一样能够促进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及加深同学情谊。

日本第一间高中开始招收元宇宙学生 也收海外学生 允许学生以 3D 虚拟化身上学
放学后也有网络社团活动,学校也会举办元宇宙生的文化祭与体育祭。(互联网照片)

除了勇志高中外,日本其实也有其他学校推出以VR课程为特色的线上课程,比如2016年角川多玩国公司办理的“N高中”,据说开学日当天在东京办理入学典礼,而且让新生戴上VR装置与在冲绳的校长连线,同时在NICONICO动画网站直播,学生只要有手机就能上课,日本可以说是很早就在让教育和科技尝试进行结合。

日本第一间高中开始招收元宇宙学生 也收海外学生 允许学生以 3D 虚拟化身上学
在家戴上VR体验学校的感觉。(照片取自勇志国际高等学校)

营运方面采用了在地方政府和基础设施公司中拥有良好使用纪录的VR平台“Planeta”和分散式SNS“misskey”,课程还包括从初中复习到准备大学考试的各种个人指导,以及元宇宙和VR内容创作课程,让学生在学期间就能学习大学和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元宇宙生课程还会举办多采多姿的年度活动,比如各班级的活动、邀请一般元宇宙用户参加的文化祭、作为学生社交聚会的电竞比赛,和每年一次的学校教育等等;同时发表的还有线上说明会和咨询申请表,以及元宇宙生课程的专属网站。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30pm 12/11/2025 6.1千点阅
女儿上实验课爆炸受伤毁容!母心碎:钱换不回孩子的恐惧
女学生在学校进行科学实验时发生爆炸意外,造成脸部及眼部受伤。(事主提供)

(蒲种12日讯)“钱,能抹去孩子进手术室的恐惧,能换回她的安全感和未来吗?”

一名华裔母亲含泪控诉,女儿在雪州一所私人学校进行科学实验时发生爆炸意外,造成脸部及眼部受伤,留下永久性疤痕。

女学生脸部及眼部受伤,留下永久性疤痕,需进院接受治疗。(事主提供)

她表示,事发已两个月,校方至今仍未给予令人满意的交代。

这名母亲向星洲网指出,意外于9月11日上午约9时在科学课堂上发生,惟校方并未立即通知家长,而是直到约10时才通过WhatsApp联系她。

母亲控诉,校方在意外发生后并未立即通知,而是直到约10时才通过WhatsApp联系她。(事主提供)

她说,事发后,她并没有立刻上网声讨或与校方争执,而是选择相信学校会负起责任。她也已向警方报案,并保存所有医疗记录,希望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解释与公正处理。

不过,两个月过去后,校方仅提出免一个月学费、承担6个月医药费及赔偿5000令吉,作为“解决方案”,让她感到失望与心寒。

母亲事发后向警方报案,并保存所有医疗记录。(事主提供)

“孩子受的伤,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结束的,我要的是一个交代。这不是一场意外的‘结束’,而是一场责任的‘开始’。”

她强调,自己并非追求金钱补偿,而是要求校方提供清楚的安全说明与改进措施,让类似意外不再发生。

她同时质疑,事发当天实验的安全标准是否达标、程序是否受监督、事故发生后是否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及送医,以及该校是否已注册并受教育部监管。

这名母亲呼吁教育部介入调查,要求校方提交实验安全程序及责任报告,并重新检视科学实验课的安全规范、监督制度及教师培训机制。

“这不只是我孩子的伤,更是教育良心的一道伤口。”

截至截稿前,校方尚未发表正式回应。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