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位執導中文電影的馬來導演”,好像不能避免地強調這個名堂。你也是因此被吸引而來閱讀的吧?但當事人東姑夢娜麗扎不以為意,她也不是第一次拍不熟悉語言的電影,很多馬來電影的導演是華人,影視幕後製作團隊來自各族,真的很平常。
而且電影《雨城》描繪的是每個亞洲家庭都可能發生的故事,東姑夢娜麗扎想不通,馬來導演執導華裔家庭故事,真有那麼稀奇嗎?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白慧琪
攝影:本報 陳敬暉、受訪者提供
12月底某個下午,東姑夢娜麗扎(Tunku Mona Riza)和丈夫監製哈里斯蘇龍(Haris Sulong)剛結束2023年大馬電影表揚大會,趕來赴約受訪。她執導的《雨城》2月8日才要全馬上映,卻早在2023年中國金雞華語巡禮中獲選“年度期待華語電影”。她的上一部作品,講述自閉症議題的《Redha》(2016年)還曾獲選代表大馬出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馬來導演與中文電影的組合著實令人好奇,詢及一切的源起,始於一次偶然得知太平賭雨文化。東姑夢娜麗扎一直想去看看人們到底如何聚集在咖啡店下注降雨時間,奈何文化已經消逝不復見。她非常好奇賭雨文化,於是融入故事參加大馬國家電影發展局(FINAS)創投,取得資金來製作電影。下一步撰寫劇本,令人意外的是兩位編劇Azril Hamzah與Zac Omar也是馬來人。
劇本譯成中文標上拼音
賭雨只是《雨城》的一小部分,劇情主線圍繞著太平朱家。父親(周堅華飾)牢牢掌控子女人生未來,鐵腕手段讓子女陷入夢想與家庭的撕裂中。這聽起來是非常典型的華裔家庭,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長子或長女尤其嚴苛。東姑夢娜麗扎說,在國外影展放映後發現亞洲國家的觀眾特別感同身受,證明《雨城》的故事超越了種族、語言和國度。
所以,馬來編劇來寫華裔故事劇本沒什麼問題,只需解決語言障礙。一開始,劇本用馬來文和英文撰寫,再以工作人員通用的英文定稿後,才翻譯成中文。東姑夢娜麗扎要求特別多,不僅把劇本翻譯成中文,八十多場戲全都得標上拼音。她還要求工作人員錄下關鍵對白,好讓她能掌握髮音,在導戲時能與演員同步。“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這麼做啦。”她在指導電視電影《Parit Jawa》時也是這麼應對不熟悉的爪哇語對白。
一場文化探索的旅程
當然,異族之間還是有些許文化差異,東姑夢娜麗扎舉例,翻譯員在讀劇本時就點出,華裔老夫老妻其實不太會牽手。又,勘景後鎖定一戶人家的房子,劇組答應在拍攝期間把他們安頓到另租的房子,但屋主太太聽到劇組要在家裡油漆就拒絕了,因為媳婦懷孕了。“哦,原來華人相信,家中有人懷孕就不能裝修房子,以免影響胎兒。”劇組當然也不敢冒險,就另外找相似的房子來拍攝了。
拍攝《雨城》對她而言,也像是一場探索的旅程,發現了很多異族不同的小習慣。像是華裔家庭不會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整託雞蛋買回來就放在角落隨時取用;一般家庭餐桌上的碗盤往往是買日常用品附送的,“摻摻”使用,才不講究是否為同一套。
諸如此類的討論不時在片場上演,東姑蒙娜麗扎都能理解。但她認為,劇中的母親是由蘇珊蘭克斯特(Susan Lankester)本色演出歐亞裔混血兒,所以有些生活習慣不盡然如華裔日常。不過“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這個價值觀是肯定跨越各族的。
東姑夢娜麗扎坦言,像朱家父親那樣普世的亞洲家庭故事,要換成馬來電影也行,演員換馬來人,糕點從中式換馬來式。“但這樣就沒挑戰了嘛。”她酷愛挑戰,只要一開始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能成。她也非常感謝劇組團隊上下共同努力,陪她完成這趟旅程。
從法律夢到電影夢
《雨城》中,長子(呂楊飾演)揹負著父親的希望成為醫生,但心中一直保有音樂夢。東姑夢娜麗扎沒有像朱父那樣強硬的父母,不過她和劇中角色調轉,現在搞藝術的她小時候一心一意要念法律系。然而父親早逝,家境拮据讓她無法完成雙聯課程,於是改讀經濟。她並不喜歡經濟,母親勸她別再換來換去,最後安安穩穩取得商業文憑。
但她也沒有直接進入商業領域。中學時她曾兼職拍攝廣告,畢業後透過經紀公司進入廣告界,這回,她開始走入幕後,後來進入製作公司。“每項企劃都是全新的,當時每個廣告都有不同的要求,令人頭痛的各種問題。”回想起來,若當年讀法律就會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很享受拍攝工作,一切不是一成不變的。”東姑夢娜麗扎喜歡廣告、影視製作的多變,“所以你問我(沒有念法律系)有沒有失望、撕心裂肺?並沒有。”而且當時母親也給予她充分支持,並不阻止她的任何決定。
那自己成為母親之後呢?有成為虎媽嗎?“嗯,有點嚴格。好啦,是非常嚴格。既然老公在場……是的,嚴格。”東姑夢娜麗扎與哈里斯蘇龍相視笑了笑,繼續自己的媽媽經。
其實,她也不算虎媽,並不會把子女課餘的時間填到滿滿。但是順應現代社會的規則,她認為子女一定至少要有學士學位。她明白現代人可以在社交媒體取得成功,但她還是會告訴子女,不讀商業科系沒關係,至少要讀寫商科書籍掌握商業知識。她有一雙兒女,女兒獨立不讓她操心,倒是對兒子花了些心思,陪著他選大學。
如果換位成為電影中的朱父,有一個一心追逐音樂夢的兒子,又會怎麼做?“如果他最後選擇正規的音樂學院,可以啊,必須這樣。”她希望孩子若要學音樂就去好的音樂學院學。“而且我會告訴他各種可能,例如在馬來西亞很難靠音樂吃飯……所以你一定要有備案。”她又再三強調,不是玩音樂沒出路,只是拔尖的可能就那20%,不是每個人都會順利。
將女性力量寫進電影
東姑夢娜麗扎的電影還有另一個重要元素——女性力量。在她的作品《Redha》裡的自閉症家庭,母親是在妹妹和好友姐妹的陪伴下帶著兒子接受治療,妹妹更因自閉症外甥遭到男友家人拒絕,女性相互扶持面對人生。
“就像我已故的母親,她是非常堅強的女性,人生經歷起起伏伏她總是優雅地面對。”東姑夢娜麗扎沒見過母親崩潰,總是泰然自若地面對人生。 “所以我想很多女性都自覺到,我們其實很堅強,就算崩解了我們也能把自己拼湊回來。”
她舉自己的觀察為例,一個家若妻子先走了,總是變得亂糟糟的,丈夫會再娶,由繼任妻子擔起照顧家庭、孩子的責任。但如果是丈夫先走,女性卻很少再嫁,她們會獨自擔起家庭支柱的角色,不靠男人也行。
那麼《雨城》中女性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東姑夢娜麗扎賣起關子就是不肯說。好吧,只好去電影院找答案啦。
更多【人物】文章:
香港詩人飲江/寫詩讀書 給一個機會遭逢你自己
貓山王標準認證確保質量 吳聯波為榴槤產業添優勢
作家Saras Manickam/在寫作中冒險 掀開底層樣貌
香港漫畫教父黃玉郎/手機漫畫是新出路
媒體工作者閭丘露薇/報道受限改寫小說 記錄時代的心意仍沒變
打开全文
賭雨只是《雨城》的一小部分,劇情主線圍繞著太平朱家。父親(周堅華飾)牢牢掌控子女人生未來,鐵腕手段讓子女陷入夢想與家庭的撕裂中。這聽起來是非常典型的華裔家庭,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長子或長女尤其嚴苛。東姑夢娜麗扎說,在國外影展放映後發現亞洲國家的觀眾特別感同身受,證明《雨城》的故事超越了種族、語言和國度。
所以,馬來編劇來寫華裔故事劇本沒什麼問題,只需解決語言障礙。一開始,劇本用馬來文和英文撰寫,再以工作人員通用的英文定稿後,才翻譯成中文。東姑夢娜麗扎要求特別多,不僅把劇本翻譯成中文,八十多場戲全都得標上拼音。她還要求工作人員錄下關鍵對白,好讓她能掌握髮音,在導戲時能與演員同步。“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這麼做啦。”她在指導電視電影《Parit Jawa》時也是這麼應對不熟悉的爪哇語對白。
一場文化探索的旅程
當然,異族之間還是有些許文化差異,東姑夢娜麗扎舉例,翻譯員在讀劇本時就點出,華裔老夫老妻其實不太會牽手。又,勘景後鎖定一戶人家的房子,劇組答應在拍攝期間把他們安頓到另租的房子,但屋主太太聽到劇組要在家裡油漆就拒絕了,因為媳婦懷孕了。“哦,原來華人相信,家中有人懷孕就不能裝修房子,以免影響胎兒。”劇組當然也不敢冒險,就另外找相似的房子來拍攝了。
拍攝《雨城》對她而言,也像是一場探索的旅程,發現了很多異族不同的小習慣。像是華裔家庭不會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整託雞蛋買回來就放在角落隨時取用;一般家庭餐桌上的碗盤往往是買日常用品附送的,“摻摻”使用,才不講究是否為同一套。
諸如此類的討論不時在片場上演,東姑蒙娜麗扎都能理解。但她認為,劇中的母親是由蘇珊蘭克斯特(Susan Lankester)本色演出歐亞裔混血兒,所以有些生活習慣不盡然如華裔日常。不過“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這個價值觀是肯定跨越各族的。
東姑夢娜麗扎坦言,像朱家父親那樣普世的亞洲家庭故事,要換成馬來電影也行,演員換馬來人,糕點從中式換馬來式。“但這樣就沒挑戰了嘛。”她酷愛挑戰,只要一開始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能成。她也非常感謝劇組團隊上下共同努力,陪她完成這趟旅程。
從法律夢到電影夢
《雨城》中,長子(呂楊飾演)揹負著父親的希望成為醫生,但心中一直保有音樂夢。東姑夢娜麗扎沒有像朱父那樣強硬的父母,不過她和劇中角色調轉,現在搞藝術的她小時候一心一意要念法律系。然而父親早逝,家境拮据讓她無法完成雙聯課程,於是改讀經濟。她並不喜歡經濟,母親勸她別再換來換去,最後安安穩穩取得商業文憑。
但她也沒有直接進入商業領域。中學時她曾兼職拍攝廣告,畢業後透過經紀公司進入廣告界,這回,她開始走入幕後,後來進入製作公司。“每項企劃都是全新的,當時每個廣告都有不同的要求,令人頭痛的各種問題。”回想起來,若當年讀法律就會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很享受拍攝工作,一切不是一成不變的。”東姑夢娜麗扎喜歡廣告、影視製作的多變,“所以你問我(沒有念法律系)有沒有失望、撕心裂肺?並沒有。”而且當時母親也給予她充分支持,並不阻止她的任何決定。
那自己成為母親之後呢?有成為虎媽嗎?“嗯,有點嚴格。好啦,是非常嚴格。既然老公在場……是的,嚴格。”東姑夢娜麗扎與哈里斯蘇龍相視笑了笑,繼續自己的媽媽經。
其實,她也不算虎媽,並不會把子女課餘的時間填到滿滿。但是順應現代社會的規則,她認為子女一定至少要有學士學位。她明白現代人可以在社交媒體取得成功,但她還是會告訴子女,不讀商業科系沒關係,至少要讀寫商科書籍掌握商業知識。她有一雙兒女,女兒獨立不讓她操心,倒是對兒子花了些心思,陪著他選大學。
如果換位成為電影中的朱父,有一個一心追逐音樂夢的兒子,又會怎麼做?“如果他最後選擇正規的音樂學院,可以啊,必須這樣。”她希望孩子若要學音樂就去好的音樂學院學。“而且我會告訴他各種可能,例如在馬來西亞很難靠音樂吃飯……所以你一定要有備案。”她又再三強調,不是玩音樂沒出路,只是拔尖的可能就那20%,不是每個人都會順利。
將女性力量寫進電影
東姑夢娜麗扎的電影還有另一個重要元素——女性力量。在她的作品《Redha》裡的自閉症家庭,母親是在妹妹和好友姐妹的陪伴下帶著兒子接受治療,妹妹更因自閉症外甥遭到男友家人拒絕,女性相互扶持面對人生。
“就像我已故的母親,她是非常堅強的女性,人生經歷起起伏伏她總是優雅地面對。”東姑夢娜麗扎沒見過母親崩潰,總是泰然自若地面對人生。 “所以我想很多女性都自覺到,我們其實很堅強,就算崩解了我們也能把自己拼湊回來。”
她舉自己的觀察為例,一個家若妻子先走了,總是變得亂糟糟的,丈夫會再娶,由繼任妻子擔起照顧家庭、孩子的責任。但如果是丈夫先走,女性卻很少再嫁,她們會獨自擔起家庭支柱的角色,不靠男人也行。
那麼《雨城》中女性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東姑夢娜麗扎賣起關子就是不肯說。好吧,只好去電影院找答案啦。
更多【人物】文章: 香港詩人飲江/寫詩讀書 給一個機會遭逢你自己 貓山王標準認證確保質量 吳聯波為榴槤產業添優勢 作家Saras Manickam/在寫作中冒險 掀開底層樣貌 香港漫畫教父黃玉郎/手機漫畫是新出路 媒體工作者閭丘露薇/報道受限改寫小說 記錄時代的心意仍沒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