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視頻博主們都是發表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各人口味其實是很主觀的,我們並沒有辦法去左右任何人的口味和想法。
近日,發生兩起中國遊客來馬旅遊時,針對大馬美食做出批評的事件。
ADVERTISEMENT
其中一起是一名中國女博主直斥吉隆坡是個美食荒漠,在吉隆坡吃到的食物都很難吃,就連夜市裡的食物、街邊的漢堡等都不好吃;不僅如此,她還嫌棄吉隆坡的榴槤難吃,表示它們“過軟又很苦”。
另一起是一對來自中國的夫妻到我國旅遊後,拍視頻提醒要來我國旅遊的中國人必須自帶泡麵,聲稱大馬的食物不美味,也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兩人在視頻一唱一和,指因為食物不好吃,來大馬幾天就瘦了,因此揶揄想要減肥的人士可以來馬,更調侃馬來西亞的飯(面)和肉骨茶都是“黑咕隆咚”的。
這兩起事件惹怒大馬網民,甚至引起網民反擊,嘲諷中國食物也不怎麼樣。有者甚至還將事件上升至國家層面,宣稱此舉是一種挑撥,製造對立的感覺。
其實這些視頻博主們都是發表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各人口味其實是很主觀的,我們並沒有辦法去左右任何人的口味和想法。
當他們品嚐我們引以為傲的國民美食後,表示沒有辦法理解大馬美食,或許有幾個可能性,一是他們真的剛好都遇到一些踩雷的商家,沒有購買到美味的食物;亦或者他們的口味跟我們的確十分兩極化。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他們更樂意這樣表達來博取網民的關注和討論。
無論是哪個因素,反正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也沒有辦法干涉他們的言論自由。
何況根據現在網民的逆反心理,說不定會引起更多中國人民特地來馬遊玩親自求證這個論述,屆時還會為我國帶動一波旅遊收入。
這兩起事件幾乎絲毫不會撼動大馬美食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網民亦無須針對事件發表各種過激的言論,甚至要把問題升級到國家邦交的言論,這未免太玻璃心了。
大馬獨特的美食地位就由國人維護、支持並起到良性的宣傳作用,而非在網絡進行惡性討論,這樣只會顯得我們度量小、玻璃心而已。
食物有地域性,人也有,一方水養一方人。
食物也會隨著地域的差異而得到改變和進化。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宣揚這種地域性差異的言論,因為這個差異是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被消除的,我們只要繼續珍愛我國美食就好了,學會欣賞不同地域的人事物也是民眾應該學習的功課之一。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向世人展示馬來西亞人善良、陽光、友好的形象。
這樣就算真的有旅客吃到了超級不合口味的食物,也會被我們的誠意和善良所打動,用另外一種情懷去回憶我們地域的獨特人情味,也會讓他們身邊的人看見不一樣的馬來西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