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即时财经

|
发布: 12:43pm 07/02/2024

工业生产指数

工业生产指数

12月工業生產跌0.1% 遜預期

谢锦彬/报道

(吉隆坡7日訊)受制造領域拖累,12月工業生產指數(IPI)在連續2個月溫和增長趨勢後轉跌,微幅下滑0.1%,出乎市場意料。

ADVERTISEMENT

《彭博社》早前的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預測我國12月IPI會微揚0.6%。

礦業電力持續成長

統計局今日發文告指出,製造業進一步擴大跌幅,12月大跌1.4%,儘管礦業和電力領域持續成長勢頭,分別漲3.6%和4.6%,但無力支撐12月IPI指數走高。

11月,礦業和電力領域溫和增長,分別微揚1.9%和4.3%,製造業則由升轉跌,萎縮0.1%,IPI指數微揚0.6%。

按月相比,12月IPI進一步擴大跌勢,從上個月的0.9%跌至1.3%。

統計局總監拿督斯里莫哈末烏茲爾指出,製造業產出持續惡化主要受到出口為導向的領域大跌4.1%,比11月萎縮2.7%更進一步擴大。製造業產出大跌,主要受電腦、電子與光學產品(挫7.2%)、碳和精煉石油產品(下滑4.6%)和電氣設備(挫7.6%)拖累。

這一跌勢反映我國的出口表現,12月的出口連續走跌,降至10%。按月相比,出口導向型產業減弱3.3%。

相反的,本地為主的工業仍保持穩定表現,12月起4.2%(11月:增5.8%),這主要得益於機械和工具以外的金屬製造品大漲9.7%,其次依序為加工食品(增6.2%)和其他非金屬產品的製造(揚5.3%)。

與11月相比,本地為主的工業則由正轉負,從3.7%增長轉為下滑1.1%。

莫哈末烏茲爾續說,由於天然氣(增5%),以及原油和凝析油(增1.6%)成長勢頭的推動下,12月礦業領域成長3.6%,優於11月的1.9%。按月相比,礦業指數扭轉跌勢,增長2.8%,11月按月跌1.8%.

同時,12月電力領域增4.6%,優於11月4.3%成長表現。按月比較,該指數從11月萎縮4.7%,回彈1.1%。

整體而言,2023年第四季IPI錄得1%增長,第三季萎縮0.05%。礦業和電力領域第四季分別增長4.3%和4.9%。製造領域則延續過去兩季跌勢,下滑0.2%。

與第三季比較,在礦業和製造領域分別成長11.6%和0.6%的驅動下,第四季IPI成長2.5%。

莫哈末烏茲爾總結2023年IPI表現,該指數全年微幅增長0.9%,低於2022年的6.7%漲幅,3大領域都錄得成長,電力指數起2.5%,礦業指數揚0.8%,製造業指數揚0.7%。

12月製造業銷售額跌幅惡化

另一方面,統計局指出,大馬12月製造業銷售額按年下滑4.2%至1499億令吉,比11月的2.6%跌幅更來得大,也是2020年5月(挫20.4%)以來最大跌幅。

下跌主要原因來自石油、化學、橡膠和塑料產品的持續下跌,該次領域自6月以來持續走跌,12月大挫13.6%(11月:挫10.8%),電子電器產品,與食品、飲料及菸草產品則分別下跌4.6%和2.6%。

與11月製造業銷售額1550億令吉相比,12月下滑3.3%。

佔整體銷售將近70%的出口導向工業銷售額,12月萎縮幅度進一步惡化,達8.4%,11月萎縮6.9%。下降的主要原因來自碳和精煉石油產品大挫24.9%、植物和動物油產品挫8.6%,以及電腦、電子與光學產品跌4.8%。

國內導向的正面動力仍持續,錄得6.7%增長,11月為8.8%,主要受機械和工具以外的金屬製造品大漲11.5%增長驅動。汽車、拖車和半掛車製造銷售起8%,食品銷售額增6.8%。

按月相比,出口導向和國內導向分別下滑3.9%和1.8%。

製造業員工人數增1.7%

人手方面,11月製造業僱員達237萬,比一年前的234萬人增加1.7%,主要貢獻來自食品、飲料和菸草行業(起5.9%)、非金屬礦產品、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起2.3%),及木材、傢俱、紙張和印刷次領域(揚2.2%)。按月相比,製造業僱員人數下滑0.1%。

整體支付的薪水也因此按年增長2.1%,在12月達到87億令吉,按月相比則成長7.3%。

然而,每名員工的銷售額下降5.8%,至6萬3121令吉;每名員工的平均薪資也揚0.5%,達到3683令吉。

2023年第四季銷售額按年下滑2.7%,至4615億令吉,下滑主要因石油、化學、橡膠和塑料產品(挫11.2%)和電子電器產品(跌4.2%)次領域影響。僱員人數和薪資成長則分別放緩至1.7%和2.9%。

縱觀2023年全年表現,製造領域銷售額達1兆8000億令吉,比2022年高出0.2%,僱員人數增1.7%,至237萬人;薪資增3.5%至978億令吉。然而,每名員工的銷售額則下滑1.5%至75萬9735令吉。

分析:服務領域成關鍵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執行董事李興裕告訴《星洲財經》,隨著IPI最新數據出爐,接下來的服務領域數據將成為關鍵數據。

“在旅遊業的驅動下,服務領域料會有所改善,第四季經濟成長表現料會好過第三季表現,全年成長預測為3.9%。”

從12月IPI數據看來,最令人擔心的是製造業,該領域在12月持續走跌,下跌1.4%,其主要受電子電器產品出口表現遜色的影響;礦業和電力領域則持續取得成長。

目前仍未出爐的服務領域數據將會是關鍵數據,在國內消費購買力較弱的情況下,旅遊業成為主要驅動力,在免簽證帶動下,料會吸引外國遊客來馬,提振旅遊業。

展望今年,希望在以電子電器產品為主導的出口回升,以及外國投資的帶動下,今年大馬經濟會轉好。外圍方面,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表現仍為主要關注點。

經濟下半年才轉好

“中總有做了個調查,普遍認為今年的經濟會比較好,但是下半年才會好,上半年還是會有挑戰。”

12月工业生产指数(星洲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