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种文化中,龙都是受人尊崇的对象。但在西方文化,龙有无法驯服的野性,常被描绘成凶悍巨大、会喷火的神兽。在中华文化中,龙又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为何龙会被视为吉祥、智慧的守护者?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不存在的动物;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述宋代罗愿著的训诂书《尔雅翼》这样形容龙的外貌: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ADVERTISEMENT
说的就是龙的身体像蛇般修长,身上有麟片;角像鹿,耳朵像牛,嘴上有两条像虾一样的须,有双又大又凸的圆眼睛,还拥有像老鹰一样的爪子,老虎一般的脚掌,背上有鱼鳍,嘴里含有一颗珠子。
可见从一开始,龙就是一个综合体,集合各种生物特征而成的“生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图腾,象征着霸气、尊贵、吉祥,从最尊贵的“龙颜”,到初生儿的“成龙成凤”,我们都把寓意美好的东西与龙联想在一块,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或海外华人的精神象征,所以有“龙的传人”说法。
尽管史书有各种有关龙的传说,但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暨东南亚学系副教授廖文辉博士却认为,龙只是一个图腾,它没有实物,是由许多不同动物组成,爪、脚、头、鳞片、身躯都各取一种动物特征。因此我们不应执着龙的外形,而是该学习龙呈现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进取、积极向前、兼容并蓄,以及像其外形的包容精神,这些都是中华价值观的产物。
他表示,早在夏、商、周朝时代,就已经有龙的形象出现。“就因为龙有这些特征,因此很多中华典故、故事、成语都与龙有关,如望子成龙、成龙成凤,把龙当成最好的代表,希望孩子都能成龙。”
在《易经》里,每个人都是一条龙
廖文辉表示,除了民间对龙的信仰与崇拜,龙在《易经》中也占据重要位置。他解释,《易经》共有64卦,最重要的两个是乾(阳)与坤(阴),代表着世间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乾坤各有不同的动物代表,乾卦的代表动物就是龙,从中可以看出其重要。
乾卦有六爻,每一爻都以龙来代表,从初爻到六爻,每一爻就代表一个时期,六爻就代表一个人不同的时期、阶段与位置。他提到,《易经》有说“时乘六龙以御天”,意思就是说人要依照不同阶段、位置来做事,如果知道自己位置,掌握时机,在对的时间与位置做对的事就会成功。
很多与龙有关的成语,也是出自《易经》。如“潜龙勿用”就是出自初爻,原意是刚出道的人要韬光养晦,态度谦虚,积极学习;二爻则是“见龙在田”,意即经过韬光养晦,就是从水浮出田,开始表现的时候;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意思是一个人从早到晚都很勤勉就会有所成就,正是华人的刻苦耐劳,才能出人头地的精神。
他说,四爻是“或跃在渊”,意即人浮于事,来到这个阶段就要知道该如何处世;五爻“飞龙在天”,来到这个阶段已经是人生最高位置,因此五爻也叫“九五”,也用来形容天子,这正是“九五之尊”的出处。
“最后的六爻叫做‘亢龙有悔’,讲的就是人到高位要特别留意,可能随时往下掉,要居安思危。乾卦六爻代表人生各个阶段,根据人生不同情况给予指引,以龙为代表。乾卦还有一个总结,就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意思就是群龙聚集在一起,不需首领,众人皆得志而飞腾,就是吉。”
他解释,在《易经》里面,人的社会在这个阶段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是一条龙,大家都是君子,懂得自律,不需要有统治者也能把国家管好,是最高级的社会。
尊重多元文化,学习龙的包容精神
《易经》是最多引用龙的经典,以龙比喻为君子,勤奋、进取与包融。同时,龙在《易经》里面都是正面与好的东西,因此他希望在今年的龙年,提倡与《易经》有关的正面意义。而马来西亚是多元共生的社会,应该学习龙的包容精神,鼓励与学习他人或其他文化优秀价值观,以取代禁止或阻止不同的文化传承。
“尽管我国是多元文化国家,但现在对多元这个特性好像无法发挥,一直往后退,甚至慢慢的被单元或极端取代。”
廖文辉认为,我们应该学习“美人之美,美美以共”,说的是各个民族及国家之间,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弘扬自己优美的文化传统,学习别人的好。《易经》乾卦也说“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美利对天下(社会与国家)有用的,而不是谈个人利益,这都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价值观。
相关报道: 【除夕年刊/01】友族文化里,流传著哪些龙传说? 【年刊专题/03】上亿年的生物演变 龙的后裔长这样? 【年刊专题/04】解密恐龙化石 古生物学家与远古巨龙交流 【除夕年刊/05】从文学、动画、电视剧寻龙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