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神話傳說中的生物。十二生肖中的龍被稱作“九似之物”,集合其他動物的樣貌特徵。馬來神話也有龍,但馬來文“Naga”其實源自梵文。在印度,Naga那伽則是蛇神的意思,形象有人頭蛇身或多頭蛇。歐洲中古時期的龍,通常有麟有角,巨大無比,用一對翅膀飛翔,還會噴火。
都說是傳說,人們只能從世間物種想像龍的樣子。生物學家還真的找到類似神話龍樣子的動物呢。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白慧琪
圖:受訪者提供
請兩棲、爬蟲類動物愛好者黃兆波(Steven Wong)介紹長得像龍,或者和龍有關的動物,他馬上列出一堆。他也是大自然導遊,深入山林拍攝了不少“龍”的照片。其實,它們是各種蜥蜴。
黃兆波說,西方世界認為龍像爬蟲動物,因為它們有充滿鱗片的外貌。因此,很多蜥蜴的名字都含有“Dragon”(龍),例如科莫多龍(Komodo Dragon,也稱科莫多巨蜥)、鬃獅蜥(Bearded Dragon)和中國水龍等(Chinese Water Dragon,也稱長鬣蜥)。
此次談龍,黃兆波列舉了在馬來西亞出沒的物種,有些是長得像西方龍,有的有東方龍特徵,有的名字是鼎鼎大名的明星龍。
●飛蜥屬(Genus Draco)
顧名思義是會“飛”的蜥蜴,而Draco指的就是Dragon。確切來說,飛蜥不是用翅膀飛,而是用皮膜(patagium)滑翔(gliding)。它的皮膜是從肋骨延伸出來,連著皮展開。
黃兆波解釋,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在18世紀制定了科學二名法的生物命名系統,二名指的是屬名和種小名。過去,科學家就只是用自己習慣的母語命名生物,例如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而卡爾.林奈的二名法就是為了標準化,採用大家都相對弱的拉丁文語言,這樣就不會對不同國家造成偏見。
卡爾.林奈在1758年開始使用“Draco”一詞來命名飛蜥屬,其實就是受到西方神話中的龍所啟發。所有有皮膜,會滑翔的蜥蜴,都屬於飛蜥屬。
黃兆波說,在馬來西亞其實能發現各種不同品種的飛蜥蹤影。例如,黑翅飛蜥(Black-bearded Gliding Lizards,Draco melanopogon)、五線飛蜥(Five Banded Flying Lizard,Draco quinquefasciatus)、大飛蜥(Great Flying Lizard,Draco maximus)、蘇門答臘飛蜥(Sumatran Flying Lizard,Draco sumatrana)和裸耳飛蜥(Blandford’s Flying Lizard,Draco blanfordii)。
飛蜥常見於成熟的次生林,尤其在高大樹木之間的空隙穿梭。黃兆波經驗分享,要觀賞飛蜥,雪州烏魯冷嶽雙溪貞卡(Sungai Congkak)森林公園是個不錯的地點。它們在上午10時左右,太陽完全升起時最為活躍。他也說,黑翅飛蜥和蘇門答臘飛蜥在馬來半島很常見。
黃兆波解釋,飛蜥之所以會“飛”,是為了逃避被天敵“飛蛇”的獵食。飛蛇是金花蛇屬(Genus Chrysopelea),視力極佳,可以遠遠鎖定獵物。它們從高空往下“起飛”時會把身體壓扁來製造升力,再波動(undulate)身體,降陸在地處的樹枝上,靠近獵物。
“其實我覺得金花蛇屬是最接近中國神話龍的動物,因為它們沒有翅膀也能‘飛’。”黃兆波說。
●卓耿、雷哥、韋賽利昂
《權力遊戲》劇迷應該對Drogon(卓耿)、Rhaegal(雷哥)和Viserion(韋賽利昂)這3只龍不陌生吧?
2016年,馬來西亞發現3種新品種的擬樹蜥屬(Genus Pseudocalotes)。當時正值《權利遊戲》影視熱潮,所以就以故事中的3只明星龍命名,分別是:Pseudocalotes drogon(彭亨福隆港)、P. rhaegal(彭亨金馬侖高原)和P. viserion(彭亨雲頂高原)。
這3種“龍”都生長在氣候涼爽的高原地區,不過它們適應涼爽氣候的能力從外觀並不顯見。它們是身材小、鱗片粗大的蜥蜴。黃兆波說,這些擬樹蜥相當少見,而且只生長在高原地區,要花上好幾天才能覓見它們的蹤影。
●神龍
黃兆波心中長得最像龍的蜥蜴就是布朗奇樹蜥屬的“神龍”(Bronchocela shenlong)。“神龍”於2015年在馬來半島高原地區發現。他覺得神龍特別像龍,是因為它的頸項後方有尖尖的肉冠(crest)。
“神龍”布朗奇樹蜥也很少見,目前只在霹靂太平的拉律山和彭亨金馬侖高原現蹤。“我也只發現過幾次,而擬樹蜥更少見。”
Naga是龍,但原意不是龍?
說過西方世界的Dragon,再來看看Naga。Naga雖然在馬來文中的意思是龍,不過Naga一字源自梵文,原意是蛇。在印度神話中,Naga那伽多是蛇的形象。
黃兆波說,印度眼鏡蛇屬(Genus Naja)就是聯想自印度神話中的那伽蛇形生物。在馬來西亞只有兩種眼鏡蛇是屬於印度眼鏡蛇屬,分別是蘇門答臘眼鏡蛇(Sumatran Spitting Cobra,Naja sumatrana)和單孔眼鏡蛇(Monocled Cobra,Naja kaouthia)
放生寵物蜥蜴會危害本地物種?
說了那麼多與龍相關的蜥蜴和蛇,有些很常見,但一般人並不會特別留意;有些則是連黃兆波這樣的爬蟲類愛好者都難能覓見。
他說,很多蜥蜴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被列為“數據缺乏”(Data Deficient,DD),因為針對這些蜥蜴的研究實在太少了。就他個人觀察,這些蜥蜴的數量非常少,可能到了瀕危(Endangered,EN)情況。“因為它們所生長的森林也受到伐木和種種破壞威脅。”
另外,也有不少蜥蜴是極受歡迎的珍奇寵物,例如在寵物買賣常見的鬃獅蜥(Bearded Dragon)。黃兆波說,鬃獅蜥已經是相對容易照顧的寵物,但還是有很多飼主不夠用心,沒有良好照顧。
很多不是馬來西亞原生物種的寵物蜥蜴被飼主放生野外,例如中國水龍。“這會對我們的環境帶來負面影響。”黃兆波說,“因為這些蜥蜴會大量繁殖,最後和本地原生蜥蜴爭奪食物和空間。”
相關報道: 【除夕年刊/01】友族文化裡,流傳著哪些龍傳說? 【除夕年刊/02】華人文化裡的龍,美好事物的象徵 【年刊專題/04】解密恐龍化石 古生物學家與遠古巨龍交流 【除夕年刊/05】從文學、動畫、電視劇尋龍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