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13日綜合電) 60年代蘇哈多政府實施“同化”政策,當地華裔姓名改名為印尼姓氏。現在禁止使用華人姓氏的禁令與同化政策一起走進歷史,大多數印尼華裔後代有了兩個名字,有當地華裔認為,從插入華人姓氏的印尼姓氏中,仍然可以看出保持華人身份的願望。
英國廣播公司(BBC)印尼語記者特里莎通過回顧自己的親身經歷、採訪專家和其他不同世代的印尼華人,追溯幾位印尼華人後裔的身份和文化根源。
ADVERTISEMENT
特里莎出生時只有印尼名字,她曾問母親為什麼不給她和妹妹取中文名。母親回答說,“因為我們生活在印尼,印尼名字更實用。”
雅加達希望之光大學的文化專家約翰尼斯解釋說,中文名的本地化不僅發生在印尼,也發生在其他有華人僑民或“峇峇孃惹”的國家。例如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或美國。
蘇哈多於1965年上臺,並於次年正式成為總統。他出臺了幾項打壓印尼華人社區的政策,這一舉措被稱為“同化”。其他歧視性政策還包括禁止在公共場合慶祝中國新年、禁止說漢語、禁止信中國傳統宗教等。
因此,1965年後出生的X一代大多缺乏對中華文化(包括漢語)的瞭解,因為他們缺少相關的家庭教育。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語言與文化講師索珍瑪琴(音譯)是強制同化政策之後出生的印尼X世代華裔之一。她來自一個與爪哇人混血的華裔家庭,她的父親曾因在泗水擔任印尼共產黨的行政官員而被拘留和折磨了3年。
當蘇哈多政府要求中國公民將姓名改為印尼語時,索珍的父親照做了。但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保留中文名。她的中文全名是黃失箭,意思是射向遠處的箭。她的印尼語名字則加上了瑪琴(Marching)的姓氏。她說:“過去,我父親崇拜毛澤東,雖然我不崇拜。所以瑪琴來自毛澤東的長征。”
索珍瑪琴承認,父輩們給她取的這個名字讓她感到尷尬。但在進一步瞭解了印尼華人的文化和歷史後,她為自己的名字感到自豪,“至少我的名字沒有從我父親想要留下的傳統中消失。”
索珍瑪琴解釋說,對華裔的歧視性規定實際上並非始於蘇哈多時期,而是自荷蘭殖民時代就已存在。當時,華人和當地人被迫分開居住。
在蘇哈多時代,同化和融合運動曾造成印尼華人輿論的分裂。
支持同化的人認為,如果印尼華人不放棄區別於其他印尼人的文化和習俗,他們就永遠無法真正成為印尼人。另一方面,融合支持者認為,華人應被視為一個民族實體,與組成印尼的其他部族一樣,被承認為印尼的一部分。
《雅加達華人宗族名錄》作者艾迪說:“(中文)名字對我來說仍然很重要,所以我的朋友們知道也許幾百上千年前他們就是兄弟,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有一種化學反應能緩解緊張氣氛。”
約翰尼斯認為,隨著文化和部族的融合,印尼華人不再有“純種”或“混血”之分。每個人都可以認定自己是華裔,因為這就是他們的身份。
他繼續說,因為身份是不斷變化的,每個人都有權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身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