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
看到這一段文字時,有多少在香港影視劇薰陶下長大的人可以“念”出來,而非“唱”出來呢?
ADVERTISEMENT
這是來自粵劇《帝女花》裡的知名唱段〈香夭〉,也多次被搬上熒幕,足見其受歡迎程度及影響力。
就連在“茨廠街年味節2024”觀看粵劇演出時,也有觀眾表達對此劇目的青睞。但是對於吉隆坡粵韻粵劇曲藝協會負責人楊寶香而言,《帝女花》卻是極為頭疼的劇目,為什麼呢?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安健
視頻:本報 陳愐壯
在上世紀的50年代,楊寶香隨著父母去看粵劇,儘管聽不懂臺上演員在唱什麼,不知藝術為何物,卻被他們的華麗服飾深深吸引,從此目光再也離不開粵劇。
每逢2月、7月、8月神廟上演神功戲,她都會早早去佔位,有時光顧著看戲,將上學和考試置諸腦後,少不了老師一頓“藤條炆豬肉”。
18歲中學畢業後,她翻閱報紙得知八和會館招生,於是開始白天打工,晚上學藝的充實生活。
她回憶,單單是拉筋、走圓臺(即在臺上繞圈走,代表一段漫長旅程)等基本功就要練足3小時。“六七十歲的老師父不讓我們停,就一直走圓臺,所以練到我們的腿很紮實。”
“若不夠紮實,很容易腿軟,走到臺前,燈光一打,底下全是觀眾,加上心理壓力,分分鐘會跌倒,最重要是基本功要紮實。”
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眼波如何流轉都有學問,為了確保花旦的指法、手勢柔美優雅,每天見縫插針地練習雲手拉山。
“無論是吃飯還是上廁所,一有空就要練,因此我們年齡這麼大,手(動作)還是很柔軟的。”
日復一日的苦功在演員粉墨登場的瞬間展露無遺。挺拔的身姿、洪亮的聲音,讓現場最後一排的觀眾亦能聽清、看清。
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此,因為舞臺表演往往是一次性的藝術,要應對的突發意外不計其數,若沒有豐富的經驗支撐,一臺戲也許就此分崩離析,慘淡收場。
爆肚考臨場反應 樂師來救場
早期的粵劇盛行“爆肚”,演員在沒有詳細劇本的情況下,根據提綱的梗概臨場發揮,極其考驗演員的應變能力。
“以前我們真的很慘的!”楊寶香回憶起過往那段爆肚歲月,不禁叫苦。
在她作為新人演員跑龍套的時代,演出時段分為午間和晚間。晚間是重頭戲,劇本齊全,而午間大多是新人鍛鍊的時段,均是爆肚形式演出。
比如楊寶香當天飾演員外的女兒,外出尋父途中被匪徒搶劫,坐在山邊哭,恰好有人路過搭救,她就對路人邊哭邊講述來龍去脈。
上述就已是提綱的全部,至於具體“哭訴內容”的唱詞,得全靠演員自己現編,以及與樂師的默契配合方能順利完成演出。
“那樂師怎麼知道你要唱什麼調?”我問。
“靠手勢,”楊寶香示範道,“我們會趁轉身時朝樂師打手勢示意要二黃、首板、倒板等等,樂師一看就知道我們要什麼。”
“我不太記得了,因為現在都有劇本。以前的師傅臨場反應真的很快,很厲害。”
她笑說,有時候“口啞啞”(即詞窮),不知道自己該唱什麼,只能一直轉身,行話稱“遊花園”,用眼神向師傅求救。
“師傅們很合作,因為知道我們資淺,極力配合我們。”
專業的樂師不僅臨場反應迅速,亦能在演員忘詞、跑調之時給予引導、救場,可惜的是經過疫情後,許多樂師紛紛轉行,湊足完整的樂師班底已成奢望,不禁令人感嘆。
“以前有8位樂師,漸漸越來越少,一臺戲最少要有3個樂師,疫情後只剩下1個。”
由於演員和樂師班底不足,原來連續演出7日的神功戲,而今只得縮減成3日。
“我們戲稱‘遊街三天’,有的甚至只有2日。”不過,她話鋒一轉,“現在好像又恢復興旺的現象,變成有工作上門但沒人手做。”
市場回溫,奈何有工無人開,供不應求。
即使她的徒弟不少,大多數仍未達到演出水平,又或者達到水平者亦忙於工作,更現實的問題是:人數未能湊足一臺戲所需的“六大臺柱”(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及武生),所以她只能將演出範圍鎖定在規模較小的場合,或選唱摺子戲。
“要組一臺戲,真的很不容易。”。
《帝女花》最為壓力
20歲左右,聲色藝俱全的她成為正印花旦,80年代的大馬粵劇仍蓬勃發展,每日隨著戲班到處奔波演出,行程滿滿當當。
一般演出前一晚廟祝點戲後,他們就會著手準備,甚至通宵達旦在“刨曲”(即鑽研曲目)。
“前一天派曲,刨曲到天亮,不用睡覺。很辛苦,但是很開心。”
《帝女花》、《白蛇傳》、《牡丹亭》是粵劇經典劇目,其中《帝女花》更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甚至倒背如流的名劇。由於許多觀眾百看不厭,且幾乎人人會唱,因此容錯率近乎為零,演出的演員壓力之大便可想而知。
“只要半個字唱錯,觀眾就能立刻發現。”
雖然每日可能會演相同的劇目,但楊寶香會在表演形式上略做更動。
“除非是醜生,可以多說話,文武生、花旦怎可能亂講話。”
在這麼多劇目中,早就爛熟於心的《帝女花》理應可以省去他們背曲的工夫,然而楊寶香卻認為是最麻煩的劇目。
原來是由於演出所需的道具例如柳樹、香燭、酒杯等等繁多又零碎,置景、撤景費時,可是演出時長可能不過10分鐘左右,有多麻煩自不待言。
粵劇香火誰延續?
猶記得小時候接觸粵劇的管道,多半是民間信仰的祭祀活動,如今“神功戲”亦是他們的主戰場。
“如地主誕、華光誕、觀音誕等等,在怡保很多的。”
此外,也能在一些商場的文化類活動見到他們的蹤影。
“因為年紀的關係,現在接戲會很辛苦,只是偶爾會接。通常是接商場的工作,15分鐘至半小時左右。”
“商場的工作,我一般只是負責支援,演出是交給年輕一輩去做,”楊寶香道,“除非是大型演出,那就我們出場,小型的演出讓他們汲取經驗。”
採訪當天,楊寶香的徒弟李偉源、黃延熙亦在場。高挑的李偉源自是文武生的不二人選,聲線偏高的黃延熙則是花旦,分別36歲、38歲的兩人在因緣際會下,對粵劇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今經常會在閒暇時間參與演出。
楊寶香如今年齡最小的弟子是11歲,不知這位小弟子將來是否能接棒師兄踏上舞臺呢?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粵劇術語
由於粵劇深受香港人歡迎,因此有許多粵劇用詞也被融入到日常用語中:
封相
過去粵劇慣例,第一晚開臺戲必定是《六國大封相》,因為場面浩大、出場人數眾多,因此後臺會非常忙碌、雜亂,後來人們用以形容場面非常混亂。
撞板
在演奏或唱曲時節拍或速度出錯,後來但凡出錯也被稱為撞板。
爆肚
沒有劇本的情況下,按照提綱、梗概即興演出。
煞科
常見於劇本最後一頁,代表散場,後來影視劇拍攝殺青,也稱為煞科。
點擊鏈接觀賞視頻:
【粉墨登場 02 • 粵劇】楊寶香淺唱《帝女花》
相關文章: 【粉墨登場/粵劇02】走入後臺 看粵劇服化道門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