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或許都能短暫地感受到AI給社會帶來的新氣象,例如生產力的加速、工作的精簡、獲取資訊更加方便,但我們也要警惕人工智能普及化所帶來的衝擊。
隨著去年底歐盟祭出人工智能(AI)監管法案,相信今年和明年世界主要的科技大國都會開始陸續推出類似的監管法案,人類社會將正式邁入與人工智能共存的時代。
ADVERTISEMENT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可應用範圍越來越廣,這樣的科技進步讓許多產業出現顛覆式的改變,大大提升生產效能,精簡了許多繁瑣的工作,但也同時讓人更加擔憂許多工作將被取代或淘汰,進而出現大量“無用階級”的情況。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也帶來許多道德倫理和對人類造成威脅的擔憂,於是許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都呼籲要慢下腳步,先讓人類社會討論出應對策略和監管共識後才繼續發展人工智能。
但無論監管速度是否有跟上科技發展的速度,我們都始終忽略了窮人才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下最容易被犧牲的一群人。科技的發展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文書類工作被取代,從而形成中產階級逐步萎縮,只能往最底層藍領工作靠攏的情況。並不是藍領工作不會被機器取代,而是資本家可以通過壓榨勞工的方式獲得比用機器生產更高的利潤,而隨著更多人湧入底層工作,勞工的議價能力會降低,更何況資本家隨時都可以用機器取代勞工,這讓勞工幾乎喪失議價能力。
而科技的飛速發展也將讓工作的迭代速度加快,因此許多學者都強調人們要保持韌性並不斷學習,以便能適應快速變遷的時代,不斷變換工作。這對於受過良好教育且資源充足的人來說或許還能應付,但對於底層民眾而言卻是相當大的衝擊。許多人一輩子只懂得一項技能,且學習能力有限,更何況未來世界的工作崗位要求的知識和技術含量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失去原有工作的他們只能成為“無用階級”,失去自尊心和存在感。
人工智能時代帶給學生的衝擊也十分巨大。經歷過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普及化的我們明白,孩子能不能跟上資訊時代的步伐往往和家裡是否能讓孩子接觸到這些科技產品,且家長能提供正確指導和教育密切相關,而學校教育則往往落後於時代的變遷,改革來得太慢也太不足夠,仍然停留在知識灌輸和應試教育。
這導致窮人和富人之間出現“資訊獲取能力”上的落差。在人工智能時代這樣的落差將更加擴大,畢竟就算有相同的學校教育,家裡的耳濡目染所帶來的資訊素養是學校教育難以培養的。目前的學校教育仍然停留在大班制教學,學生眾多,無法提供差異化教學和個別指導,這使得平日缺乏資訊獲取能力的孩子容易跟不上時代的變遷,而家庭實力雄厚的孩子則早已學會這些知識。人工智能的普及不會拉平不同社會階級的教育差距,反而會拉大他們的差距,讓各階級更容易出現世襲的情況。
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或許都能短暫地感受到AI給社會帶來的新氣象,例如生產力的加速、工作的精簡、獲取資訊更加方便,但我們也要警惕人工智能普及化所帶來的衝擊。在以前,功課跟不上可以靠努力,如今的孩子一旦上不了人工智能這趟車,或許老天爺也救不了他們,畢竟老天爺大概也搞不懂現代人的科技。
時代總是滾滾向前,人工智能會泛起的是漣漪還是巨浪,取決的不是它本身的能力,而是我們人類社會的智慧。如今的我們很迫切的,需要培養這樣的智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