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今考慮讓外國留學生在學成後留在我國工作,是正確的方向,應該趕緊積極推動落實。
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日前指出當局正考慮允許外國留學生在學成後留在我國工作,以緩解一些領域,尤其是工程和技術領域人力不足的問題。
ADVERTISEMENT
部長舉例說我國的電氣和電子領域需要5萬名工程師,但本地大專每年只有5000名本地學生從工程系畢業。
雖然部長沒有提供相關細節,但這裡所指的5000名本地工程系畢業生,應該是指電氣和電子工程系畢業生,因為根據一名本地學者的一篇文章,我國本地大專所有工程系包括電氣和電子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和化學工程等的畢業生,大約有1萬6000名,大部分應該是本地學生。
根據高等教育部的官方數據,本地大專2022年共有6萬4000名學生從“工程、製造和建造學科”畢業,但不清楚這裡所指的製造和建造學科,算不算是工程學科的一種。
除了電氣和電子領域,我國其他的工程相關領域有工程師短缺的問題嗎?筆者無法從網上的公開資訊獲得明確的答案。
馬來西亞工程師委員會常用的一個數據是發達國家的工程師對人口比例是大約1:100,而我國2022年的比例則是1:170,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的工程師人數還要增長70%,才能趕上發達國家的比例。
談到工程師不足的問題,很多人會聯想到我國的學生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學科的興趣不足。然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整數據,我國2022年STEM科系畢業生佔總大專畢業生的比率達40%,是全球第二高(排名第一的是人口少於3萬4000的歐洲小國聖馬力諾)。
從這個角度看,提高STEM科系畢業生佔總大專畢業生的比率,不是增加我國在相關領域人才的關鍵,因為我國的相關比率可能已達到峰值。
雖然提高STEM科系畢業生佔總大專畢業生的比率可能不是增加我國在相關領域人才的關鍵,但我國可以從提高大專生人數對人口比率這方面著手。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我國大專的毛入學率(意即在籍大專生人數除以對應大專教育年齡的人口數的比率)為40%,遠低於韓國(100%)、新加坡(97%)、英國(77%),甚至還低於泰國(49%)、印尼(43%),以及越南(42%)。
然而,我國應該提高大專的毛入學率嗎?我國不是已經有高達38%的大專以上學歷的就業者,他們工作所需要的學歷比他們所擁有的學歷來得低嗎?(詳情可參考筆者2023年12月22日本欄文章)關於這一點,關鍵在於如何確保本地大專畢業生有市場所需的軟硬技能以及市場有足夠的高技能職缺。
回到工程師短缺的問題,肇因之一也包括人才流失到外國,尤其是新加坡。有趣的是,新加坡人才流失的比率是大約14.4%,遠高於我國的5.5%,但新加坡在本地人才流失的同時,也打開國門,歡迎外籍人才到新加坡工作,讓新加坡在人才方面沒有我國面臨的那種瓶頸。
政府如今考慮讓外國留學生在學成後留在我國工作,是正確的方向,應該趕緊積極推動落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