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裔住户纠纷到新村政治口水战,再到无关华人节日的伊刑法判决,看似是个别群体的“烦恼”,然,反映出来多元社会墨守成规的视野,而相融共生,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包容多元,非仅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
ADVERTISEMENT
龙年到来,开年顺或不顺,得看环境带给个人怎样的心情。
一对从新加坡返乡过年的夫妻因为不满小孩不断被鞭炮声吵醒,就找邻居说理,结果引来登上新闻版面的纠纷事件。投诉的和被投诉的都自认倒霉,而网民透过视频和新闻能置身事外各抒己见。综合观之,大部分人都表达可以接受在传统节日扰人清梦的行为,几乎也成为一种社区共识。这现象确实奇特。难怪鲜少回乡的人士会融入不了,但沉默的大多数,或许有为数不少者反对干扰他人作息的噪音。
即便社区没有关于噪音的法律规定,但为他人着想、避免噪音应是社区共生关系中的共识。惟此事件反映的现象,也提醒我们在讲公民权利之前,先了解何为公民意识。
所幸这两户人家都是华裔,所以只当作平常的住户纠纷。若有涉及友族同胞,恐怕又会演变成敏感的种族纠纷。不是吗?新年期间因某些政治人物的豪言壮语,捧出一个“华人新村申遗”的话题,就能扯出华巫矛盾的口水战,差一点让新村成为种族敏感课题。不过,这次反倒引起朝野之间政治人物的“口水战”,算是某些政治人物开年“营销”的成功案例,
话说回来,有些地方养了几代人,经历起落有时,繁华凋零亦有时。惟人来去自如,土地永远在那里。不过,让凋零的旧市街转变为一座繁华都市,所在多有,只要有详细的规划和资金投入。其实国盟当政时,也有负责华人新村的特别事务官提出要替华人新村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来当官的都喜欢这个话题讨好新村华人。可是,真正激活新村生命力的“药引”不在申遗渠道,是在政府的发展乡村计划里。
由于大马没有地方选举,很多地方发展细节未被足够关注,造成进展效率低。不是所有华人新村都会被纳入整体城市发展的规划,在城市边缘外的华人新村往往只能自立自强,发展得好的,能成为游览胜地,但总不能让所有华人新村朝着成为旅游景点的标杆奔去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