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戴子良這樣的傳奇人物,關於其資料我們除了借取中國方面的文獻資料,是否還能在本地的檔案局以及本地的口述歷史中得到更“傳奇”的訊息呢?
ADVERTISEMENT
本地華人研究,除了“橫向尋根”的在地田野調查和口述歷史,你的史料蒐集還得“縱向尋根”往“中國”去找,即使是本地華人史,就其歷史情境而言亦是無可避免的需要“跨國越界”去探尋。橫向尋根和縱向尋根兩者要雙向進行,相互參照。偏執一邊,皆不夠全面。
這兩年參與新紀元大學學院的團隊,進行居鑾老街關於傳奇人物和平凡人士身影的史料蒐集工作。其中一個實例就是詭異離境馬來亞的戴子良。戴子良是誰?他本名戴釗,(惠州)海豐西坑鄉人士。18歲從中國南來馬六甲。1918年柔佛鐵路建成,隨之新興了柔佛中部內陸居鑾縣內火車過站的周邊鄉鎮發展,戴子良也跟著這股客家人的移民潮,來居鑾的拉央拉央工作,先是在英資園坵擔任承包工頭,稍有積蓄後自資闢園種植油棕。又與魏森泰合資於拉央拉央大街興建了六間店屋(兩人各擁三間)。戴子良在大街上開設利昌(雜貨)和錦昌(洋貨),也積極於參與華團公眾事務。1937年古來客家公會成立,戴子良是首任會長。1938年居鑾惠僑公所(柔佛州惠州會館前身)成立,他亦是創辦人之一。他也曾任新加坡惠州會館主席(1937年)。對惠州同僑同鄉之事務相當關心,熱心服務。
又,據說他和同樣是惠州客家人的中國北閥名將、新四軍軍長葉挺關係密切。1926年他曾參與組織柔佛州“北伐後援會”,動員一百多名青年子弟返回中國,加入葉挺的獨立軍團,參與北伐。又相傳葉挺住過居鑾,那也是因為戴子良的關係。抗日期間,戴子良擔任南洋華僑籌賑會拉央拉央分會主席,也是柔佛華僑籌賑會之執行委員。他曾發動惠州同僑捐獻20萬叻幣支援新四軍抗戰。1939年日軍侵佔惠州,大批難民逃往香港新界。戴子良遂聯同黃伯才、黃適安和官文森等在吉隆坡發起組織南洋英荷兩屬惠州同僑救鄉總會,戴子良時任副主席。他慷慨捐資,出錢出力,熱血澎湃,發動捐款救濟難民,並組織華僑回鄉服務團,回東江參加抗戰。1941年日本侵佔馬來亞之時,戴子良還把自己在拉央拉央和古來的兩間京菓店的所有食物散發救濟難民。他還與馬來亞的抗日地下組織取得聯繫,設法籌募藥品和糧食,接濟當地的抗日遊擊隊。1945年8月日本投降,戴子良出任柔佛州人民委員會副主任之職。1946年8月,他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任該同盟馬來亞支部執行委員、柔佛分部主任。
網絡上有相當多關於戴子良的訊息,但多是來自中國網站的文字,可惜居鑾在地對其論述很少。關於戴子良如何資助和動員同僑籌賑中國、並組織抗日團隊、如何救濟難民,又如何接濟本地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或有待更多口述歷史之記錄。詭異的是,身為地方之名人,華社之領袖,戴子良突然“失蹤”了。據說他是半夜潛逃的。戴子良跟新四軍葉挺關係密切,又與馬來亞抗日軍有接觸,想來其思想認知是“左傾”的。時值1948年英殖民政府頒佈緊急法令,戴子良被迫逃到香港,隨之參加設在香港的民盟總部工作。依據《世界戴氏風彩:世界戴氏宗親總會第五屆理事會暨第六次懇親聯誼會特刊》(2005)收載之〈馬來西亞愛國僑領戴子良〉一文的記述,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邀請戴子良北上,參與籌備全國(中國)政協會議,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10月1日,戴子良站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先後受委為中南局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僑聯會主席、中國民盟南方總支部副主席兼海外部主任等職。1951年因肺炎過世,享年60歲。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葉劍英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為戴子良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其墓在廣州銀河,廣東省人民政府還為他立了紀念碑,對他一生給予極高評價。
像這樣的傳奇人物,關於其資料我們除了借取中國方面的文獻資料,是否還能在本地的檔案局以及本地的口述歷史中得到更“傳奇”的訊息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