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專欄

|

文化空間

|

拓寬文化視野

發佈: 7:00am 19/02/2024

勞工

歷史

拓寬文化視野

陳亞才

移民

印裔

遷移

詹德拉博斯

陳亞才/馬來西亞印裔的歷史剪影

作者:陳亞才

這些年來學習印度歷史、文化與宗教,對比華人南來的經歷,再加上跟朋友交往所累積的心得,個人有個想法,認為進行華裔和印裔的相關比較研究是有意義的,而且是必要的,此舉有助於促進更深一層的相互理解。這段比較研究,可以從歷史延伸到當代,這其中有好些相似之處,有的則彼此差異甚大。

陈亚才/马来西亚印裔的历史剪影
英殖民時期東來的印裔勞工在檳城下船。

本文還是聚焦我國印裔,概述印裔東來、遷移的人口與模式等等,這對我們瞭解當代印裔,比如印裔勞工運動、各種印裔團體及馬來亞印度國大黨的成立,都有脈絡可尋。

ADVERTISEMENT

公元1世紀至15世紀,馬來半島及馬來群島上的印度化文明古國,是我國多元社會重要且珍貴的篇章,雖然某些段落有待進一步確認,但文化上長期潛移默化的互動,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與習俗:

●Gangga Negara(公元2至11世紀)

●狼牙修 Langkasuka(公元2至14世紀)

●盤盤 Pan Pan(公元3至5世紀)

●室利佛逝 Srivijaya(公元3世紀至1400年)
(布秧谷Bujang Valley,公元3世紀至1200年)

●滿者伯夷王朝 Majapahit(1293年至1500年)等等。

在馬六甲王朝時期(1400-1511),印裔在當時的宮廷也發揮了影響力。他們通曉梵文宗教經典、法律文書、熟悉印度文學論著,因此經常被聘為教師、祭司、大臣、國王的顧問等。此外,梵文Sanskrit、古興地文Hindi、《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等經典,滋養馬來文化與藝術。馬來文從梵文借用了一些詞彙,比如acara、adil、agama、anugerah、dewa、guru、jiwa、warna、wira等等。

遷移時期與人數

從17世紀開始,印裔開始在馬來半島定居下來;18世紀,荷蘭人撥了一塊地給馬六甲的印度教徒興建印度廟。現代印度人移民到馬來半島可追溯到1786年,即萊特登陸檳榔嶼時期。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是西方殖民主義鼎盛時期。這個階段離鄉背井的印度人,累積總數大約2800萬人,超過半數是出洋謀生的過客,真正在海外落腳的大約有1300萬人。以下統計數據顯示,在1844年至1910年間,遷移到馬來亞的印裔總數達到25萬人,人數僅次於毛里求斯,在全球排行第二。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遷移到世界各國的印裔人數

  Period of Migration
遷移的時期
No. of emigrants
移民的人口
Mauritius 1834-1900 453,063
British Guiana 1838-1916 238,909
Malaya 1844-1910 250,000
Trinidad 1845-1916 143,939
Jamaica 1845-1913 36,412
Grenada 1856-1885 3,200
St. Lucia 1858-1895  4,350
Natal(巴西) 1880-1911 152,184
St. Kitts 1860-1861 337
St .Vincents 1860-1880 2,472
Reunion 1861-1883 26,507
Surinam 1873-1916 34,304
Fiji 1879-1916 60,965
East Africa 1896-1921 39,282
Seychelles 1904-1916 6,315

資料來源:Brij V. Lal, Girmitiyas: The Origins of The Fiji Indians, 1983.

泰米爾人最多,佔印裔總人口80%

英殖民時期的印裔移民和勞工,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類型,就其先後順序包含以下模式:

(1)罪犯勞工:將印度的罪犯流放到馬來半島

(2)契約勞工(Indentured labour)

(3)工額尼制度勞工(Kangany System)

(4)政府資助勞工(即協助移民制Assisted labour)

(5)自由勞工(即自費前來者Non-assisted labour)

在華人社會,地緣性因素所產生的籍貫概念是明確的。但是,當華人看待印裔時,對印度人的地域和語文劃分相對含糊。以1921-1957年代的數據顯示,馬來亞的印裔以來自印度南方的泰米爾人(Tamil)為主,佔馬來亞印裔總人口的80%;其次是北印度人,主要有錫克教徒(Sikh)的旁遮普人(Punjabi),佔7.7%,印度南部的Malayalam(4.7%)、Telegu(3.4%)、斯里蘭卡泰米爾人(Sri Lanka Tamil,2.7%)以及其他族群。至今在我國印裔社群中,泰米爾人還是人數最多的群體。

根據族群-語文區別之馬來亞印裔人口(1921-1957)

陈亚才/马来西亚印裔的历史剪影

民族主義與民族英雄

二戰時期是反侵略、殖民地爭取獨立的時期,民族主義高漲。馬來亞印裔的二戰視角有別於投入抗日戰爭、犧牲慘重的華裔。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佔馬來亞,引起印裔的恐慌,中上階層的印裔逃回印度。英國被日軍打敗後,其強大的形象隨之破滅。初期日軍對印裔還算友好,一些印度民族主義分子寄望藉助日本的力量,推翻英國人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以(Subhas Chandra Bose,1897-1945)領導的印度國民軍(Indian National Army, INA)是代表例子。

詹德拉博斯想借助日本和德國的力量,結束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讓印度走上獨立之路。而日本和德國也想借助詹德拉博斯領導的印度國民軍,打敗英國,彼此各有算計。

詹德拉博斯最終雖然失敗,但無損他成為印度的民族英雄,因為他致力於爭取印度獨立。吉隆坡十五碑印度文化中心以詹德拉博斯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其功績。

陈亚才/马来西亚印裔的历史剪影
英殖民時期東來的印裔勞工在檳城下船。
延伸閱讀: 
陳亞才/印度人南來的歷程
陳亞才/二戰時期的印度國民軍
陳亞才/印度教聖哲的足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1:14am 26/04/2025
美国法官遭FBI逮捕 被控助人躲避移民官员捉拿
美国法官遭FBI逮捕 被控助人躲避移民官员捉拿
法官汉娜杜根到法院上班时被FBI逮捕,随后出庭。图示示威者在联邦法院前抗议,高呼释放杜根法官。(法新社照片)

(密尔沃基26日综合电)美国官员今天逮捕威斯康辛州法官汉娜杜根,指控她在法庭上阻止一名男子逃避移民当局的捉拿。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和地方官员之间在移民执法上的争执正不断恶化。

路透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在刑事诉状中说,移民官员本月18日到密尔瓦基郡巡回法官杜根的法庭上要逮捕这名男子,杜根却拒绝把人交出来,还让他从陪审团专用的门出去,企图帮他避免被捕。

相关纪录显示,杜根被控妨碍程序和助人藏匿以免被捕,她短暂出现在密尔沃基的联邦法庭上。她已获释,预定于5月15日提出抗辩。民众聚集在法院外,高呼“立即释放法官”。

美国法官遭FBI逮捕 被控助人躲避移民官员捉拿
威斯康辛州法官汉娜杜根被指在法庭上阻止一名男子逃避移民当局的捉拿而被FBI逮捕。(美联社照片)

杜根在聆讯后从侧门离开法院,搭乘黑色休旅车离去,不置一词。

一家公关公司代表她发言说:“杜根法官将奋力为自身辩护,并期待无罪开释。”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展开全面打击移民行动,司法部曾指示联邦检察官在刑事上追究干预政府行动的地方官员责任。这类抵抗在特朗普2017年到2021年第一次执政期间很普遍。

美国司法部长邦迪在平台X发文:“没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特朗普政府与联邦法官之间的对立日益加深,有多名法官裁定限制政府强势利用总统权力处理移民的事务。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帕特尔在平台X说,杜根是因为阻挠执法人员捉拿“非法外国人”佛罗雷斯鲁伊斯而被FBI人员逮捕。佛罗雷斯鲁伊斯涉嫌与家暴相关的殴打指控,目前已被拘留。诉状提到,佛罗雷斯鲁伊斯曾被遣送到墨西哥。

帕特尔后来删文,他在联邦法院公开杜根案之前就发文,可能违反保密规范。

密尔沃基郡郡长戴维克劳里在声明说:“帕特尔局长的声明显示,特朗普治下的FBI更关心的是将联邦执法机关武器化、未经正当程序就施加惩罚,并胁迫任何反对这些政策的人而非追求正义。”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