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发布: 8:00am 21/02/2024

社论

巴黎协定

净零排放

可持续航空燃料

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

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

社论

巴黎协定

净零排放

可持续航空燃料

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

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

社論.防止氣候變遷,減碳排放人人有責

碳排放導致全球暖化,而挪威與新加坡都不是碳排放的“巨獸”,但他們帶頭推動飛機使用SAF的作法,起了教育消費者“減碳人人有責”的深遠意義,值得學習。

ADVERTISEMENT

天然資源及環境永續部長聶納茲米日前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指出,該部正在草擬《氣候變化法案》為達致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設定規範,重點包括碳交易、減少碳排放和執法行動;目前的碳交易屬於自願性質,一旦法案生效,碳交易就必須受到管制。

降低碳排放至淨零排放,減少石化天然氣(汽柴油)及火力發電廠的燃煤使用量、以電動車取代汽柴油車、飛機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徵收航空燃料稅及碳排稅(carbon tax)……,以價制量,減少高汙染的汽柴油與燃煤的使用,是各國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政策。

何謂淨零排放?簡而言之,就是將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儘可能減少到接近零(這當然不可能),而剩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被海洋和森林吸收。

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先進國就發現二氧化碳排放對全球氣候及環境變遷帶來嚴重影響。1992年首次舉行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迄今每年都舉辦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各國政府從意見分歧到逐步達成共識,其中包括:制定減碳政策,控制碳排放以因應全球暖化。

去年底在阿聯酋舉行的COP28達成的主要共識有:加速轉向可再生能源、改變氣候融資運作方式、將人民及自然置於氣候行動的核心,確保COP28成為有史以來最具包容性的氣候峰會。如此一來,防止全球暖化的責任已經下放至全人類,包括飛機開始採用可持續性航空燃料、新能源車將在未來10年內大範圍取代燃油車(歐美已提出2030年開始禁售)、徵收碳排稅,這一切都說明未來的日子,我們必須為二氧化碳排放付出代價。

氣象科學數據已清楚說明,為了避免溫室效應(氣溫升高)繼續惡化,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不超過工業化前1.5°C的範圍內。按照《巴黎協定》要求,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前減少45%,到2050年實現淨零。但很不幸的,歐盟的哥白尼氣候變化監測機構上個月證實,2023年為有氣象紀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並有可能是地球10萬年來最炎熱的一年,地表溫度增幅突破攝氏1.5度的商定目標。也就是說,時間不等人了!

2022年,7大排放國(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印尼)的碳排放量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370億噸的70%。不過在壓力之下,這些國家已經制定淨零目標。至於大馬,溫室氣體排放量雖僅佔全球約0.69%(2.55億噸),但人均碳排量7.5噸卻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的4.8噸,個人的排碳數據與中、美兩大國相去不遠。

氣候危機下,企業導入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成了全球認證熱潮;而一般百姓可以減少碳排放的方式很多,除了節約用電、減少不必要的燃油使用,以及將來必須面對的使用能源汽車。

而航空領域,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一種由可再生原料製成的航空代替燃料)則是當今煉油和航空航天產業的熱門話題。可持續航空燃料完全替代石油為航空燃料已經指日可待。2021年12月,美國聯合航空順利實現採用100%可持續航空燃料,客運班機從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ORD)到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DCA),堪稱航空史上的一大壯舉。相比於石油基航空燃油,可持續航空燃料在整個飛行途中可將溫室氣體(GHG)排放減少高達80%。

為實現去碳目標,2026年起,從新加坡起飛的航班,都必須採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而這筆可持續航空燃料稅由乘客負擔,新加坡的規定成為全球首例,相信很多國家與航空公司會跟進。

據瞭解,新加坡民航局將在機場、航空公司和航空交通管理3大方面,通過12項舉措推動航空領域去碳化,其中規定離境航班從2026年起必須採用SAF就是措施之一。不過由於SAF供應有限,價格波動大,新加坡政府將於2026年徵收可持續航空燃料稅,用稅收購買SAF,力求把SAF用量提升至佔總燃油的1%,到2030年佔比增至3%到5%。2026年航班採用1%的SAF,經濟艙乘客飛往曼谷可能需付新幣3元的稅,飛往東京6元、往倫敦16元。

從生產到燃燒,SAF整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比傳統飛機燃料少80%,推動SAF的採用對航空業去碳化至關重要,預計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碳減排量中,約有65%將來自SAF。

挪威更早推動相關措施,他們早在2020年就規定航空燃油供應商,必須在所有航空燃料中添加0.5%的生物燃料,挪威政府希望這一政策能夠促進供需,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挪威與新加坡都不是碳排放的“巨獸”,但他們帶頭推動飛機使用SAF的作法,起了教育消費者“減碳人人有責”的深遠意義,值得學習。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03/04/2025
社论.面对特朗普关税大棒,大马谋定而后动

我国不采取报复行动,可能是考量到我们是小型开放经济体,没有能力与美国对抗。况且特朗普性情喜怒无常,付诸报复行动,或许会遭致更大的打压。

Major economic blow': EU and world leaders react to Trump's tariffs |  Euronews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比市场预期更高的“对等关税”,引发资金市场恐慌,美股道琼期货一度暴跌逾1100点,欧洲主要股市收黑,亚太股市也全面下跌。

美国对180多个国家与地区征收17%至49%“对等关税”,以及整体一致性10%的进口货品关税,其税率和广度比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更加严重,该法案引爆全球贸易战,加剧了经济大萧条。现在人们担心,贸易战将更加惨烈,全球经济危机近在眉睫。

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其实并不对等和公平,例如日本的平均关税只有4%,但却必须面对美国24%的对等关税;中国对美国产品平均征收7.5%关税,但又被美国加征34%关税。饱受战争摧残的乌克兰遭美国课征10%关税;经历大地震打击的缅甸也将面临44%的新关税。

落后国家和穷国也无法得到怜悯,比如柬埔寨被课征49%关税、寮国48%及斯里兰卡44%,就连偏远岛屿也无法幸免,例如近南极的澳洲属地赫德岛(Heard Island)和麦克唐纳群岛(McDonald Islands)居民为零,如今却面临10%的关税。

特朗普不分盟友和竞争对手、不论与美国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无差别的挥舞关税大棒已经引起各国的愤怒,但是各国反应不一。以马来西亚为例,虽然课征的新关税是24%,但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表文告指出,大马目前并不考虑采取报复性措施,而是会积极与美方相关机构接洽,以寻求符合自由公平贸易精神的解决方案。

2024年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达248亿美元,在美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5。尽管美国在商品贸易上存在逆差,但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享有顺差。

我国不采取报复行动,可能是考量到我们是小型开放经济体,没有能力与美国对抗。况且特朗普性情喜怒无常,付诸报复行动,或许会遭致更大的打压。白宫声明已提及,一旦贸易伙伴出手报复,特朗普有权进一步提升关税,或在贸易伙伴采取重大措施改善不对等贸易安排,并在经济与国安事务上与美国维持一致时,特朗普也有权降低关税。

但是,安华政府必须拟定措施,扶持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领域,同时确保关税战不会严重打击国家经济。根据MIDF的研究,美国去年占大马总出口约13%比重,若对美国出口下跌10%将导致我国出口减少1.3%。假设关税导致区域国家需求减缓,大马对区域国家出口也会下跌10%,这可能导致整体出口减少约5.8%。预测外贸放缓将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1.5%。

除了马来西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采取同样的策略,包括墨西哥、印尼、英国、澳洲和台湾。但是,其他大型经济体,比如中国和欧盟,不会容忍美国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一旦开启冤冤相报的报复行动,估计全球经济将会衰退。

基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总额达到54%,中美之间的贸易将会降至历史新低。切断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和供应链,不只是扰乱全球贸易秩序,还会破坏全球化。

为了应对美国大幅提高关税,相信各国的做法将是放弃或停止依赖美国市场,转向区域贸易、加强自由贸易协定及注重国内市场。

对大马来说,我们应该善用身为东盟轮任主席国的地位,强化东盟与对话伙伴国的自由贸易协议,同时充分利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减少失去美国市场的损失。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组织也是一个扩展贸易的平台,除了已经熟悉的中国,大马的制造业也可以开拓巴西、俄罗斯、印度及南非的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将使美国成为全球贸易的“孤岛”,失去廉价的商品和服务,美国人将承受高物价的生活压力,美国也不会再次伟大。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