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諮詢集團(BCG)2023年7月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只有17%的公司已經建立數字轉型能力,遠遠落後於東南亞企業的47%,和全球數據的35%平均值。
ADVERTISEMENT
第二個“AI”,是指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
ChatGPT的出現,引發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環球業界翻天覆地的大革命。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包括亞馬遜、谷歌、蘋果、微軟等,已經開始將AI融入業務中。知名國際投資銀行高盛集團於2023年3月發佈的報告顯示,AI技術的使用,估計能使生產力大幅度提升,並將全球GDP提高約7%。
高盛的報告也估算生成式AI可能取代當前四分之一的工作,並使全世界約3億個工作面臨被AI取代的風險。就在寫這篇稿的三天前,OpenAI推出了文生視頻模型Sora,能使用文本內容生成短片視頻。
這聽起來很可怕。但過往工業化歷史告訴我們,山不轉路轉,人類終不會向科技投降。往往舊的工作消失了,總會有新的工作被創造出來,從而抵消舊工作被取代的衝擊。對於中壯年階層的人,要掌握新技術並轉崗,的確是一種挑戰,但這不代表不能辦到。而且這波AI轉型所帶來的衝擊,估計在五年內才逐漸增強,讓人們有一些時間去裝備自己。
2023年8月,擁有逾10億會員的頂尖職業社交平臺LinkedIn發佈了一項報告《Future of Work Report-AI at Work》,並依據全球25國AI技能數據,得出“將AI技能添加到個人資料”的“擴散率”:ChatGPT面世前的2022年5月至11月,擁有AI技能的LinkedIn會員百分比為7.7%,但ChatGPT出世後至2023年6月這段期間,該數據幾乎翻了一番,急升至13%。
LinkedIn也比較2016年1月和2023年6月的數據,發現擁有AI技能的會員數量,平均共增9倍;其中新加坡表現最佳,增加了20倍,接下來的排行有芬蘭(16倍)、愛爾蘭(15倍)、印度(14倍)和加拿大(13倍),是AI技能擴散率最高的前五國。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AI技能的應用,已經超出科技領域,並“入侵”了教育、零售、金融服務等行業;我們可說AI搶走了人類的工作,但正面的看,卻是AI強化了人類工作效率。
就拿教育來說,“老師”在所有常見職業當中,是最能和AI相輔相成的。其中45%教師技能,可用AI來增強效能,這包括教案編寫、行政工作、課程開發、教師培訓等(詳見前述LinkedIn報告)。但另一些技能,比如課堂管理、特殊教育、輔導等,由於涉及與學生、家長、社區的人際互動,是不太可能被AI取代的。新的AI工具提供了種種便利,減輕教師工作量之餘,讓他們更專注於專業內容,提高工作效能。
AI當道之際,軟件工程師、大數據科學專家、雲端工程師、網頁開發者、系統工程師、網絡安全工程師等和資訊科技相關的職業,在未來5至10年內,都會有極高市場需求。
但令人擔憂的是,波士頓諮詢集團(BCG)2023年7月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只有17%的公司已經建立數字轉型能力,遠遠落後於東南亞企業的47%,和全球數據的35%平均值。
大馬未來能否在國際舞臺站穩腳步、和他國競爭,就要看“AI首相”出臺什麼亡羊補牢的AI政策和措施。AI首相重視數字轉型,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和Intel公司合作開發的AI基礎課程《AI untuk Rakyat》,是個好例子。
但AI應對籌謀,必須靠細水長流的基礎教育,百年樹人的長遠部署才是長久之計。AI首相團隊可以從小、中、大學三個教育環節,看看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補救措施:
學校課程有沒有開始進行調整?學生會不會接受最新的技能培訓?數據科學和AI相關課程增強了嗎?師資培訓有沒有跟上腳步?有沒有和業界加強合作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以及AI融入業界的幅度越來越強,未來工作崗位需要不斷適應和學習新技能、掌握新技術的畢業生,才能和AI共存共榮。這也意味著進入職場的畢業生,需要具備比我們這些職場老鳥更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利索的批判性思維、更快捷的解決問題能力、更新穎的創造力,方能讓他們在瞬息變化的各個行業站穩腳步。
AI首相團隊的教育部,開始做準備了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