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适耕庄的王和伦,要吃新鲜活跳的海鲜是平常事。自从在城市生活后,每次回家乡,总有朋友问可不可以代购海鲜,他知道在城里要吃到新鲜甜美的海鲜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他深深理解,城市缺的不是海鲜,是新鲜海产……
报道:本报 郭秋香
摄影:本报 谭湘璇、部分图取自城市渔夫脸书
视频:本报 陈敬晖
ADVERTISEMENT
“这座城市欠我们一条新鲜的鱼。”
38岁那一年,来自适耕庄鱼米之乡的王和伦, 以这句口号,从渔村把鲜鱼送到城市顾客的家,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
其实出生在从事渔业的家庭,王和伦本来自小非常讨厌这个行业。那时候他在首都经营一家创意工作室,手下有一批员工一起打拼。
2019年6月某一天,朋友问了这么一句话:“你说,网络卖鱼能不能做?”
这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那时网购开始冒出头,在网上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生意头脑的人都在想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到网上去卖,但是把海鲜放到网上去卖,可是一个新奇的点子,还有什么比“当一名前卫的鱼贩”更有噱头?
他当下就回复朋友,“明天就开始。如果有问题,代表有生意,如果没问题代表没生意。我们只是做中间人,没成本。”
城市不缺海鲜,缺新鲜海产
来自渔村的他们,要吃新鲜活跳的海鲜是平常事。自从在城市生活后,每次回家乡,总有朋友问可不可以代购海鲜,他们知道城市里要吃到新鲜甜美的海鲜,是一件如此幸福美好的事。
所以他们深深理解,城市缺的不是海鲜,是新鲜。
“城市人也想吃到新鲜美味的海鲜,就是少了一道桥梁,没有人替他们把新鲜的鱼送到家门口。”
王和伦第二天就创立了城市渔夫的招牌,他要证明他觉得网络可以卖海鲜,眼光是准的。
他设计了公司标志,把文案想好,就用“这城市欠我们一条新鲜的鱼”这句口号开设了脸书专页,广发给朋友,开始推动城市渔夫这门生意。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他们与小镇的渔夫合作,新鲜鱼获清理制冷、独立包装,宅配到城市知味人府上,绕过批发商和生鲜超市,为消费者提供优惠价格的新鲜海产。这也推动了传统渔业的转型,证明渔业也可以和网购世界接轨。
他们要用科技颠覆传统渔业,抓住创业的机遇,赋予老行业新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
“我们从源头解决大家的问题,渔村的鱼能够直接送上门,所有海产处理妥当,顾客拿到手直接收进冰箱,真正意义是让大家安心和省心买到渔村的海鲜。”
他们卖鱼的方法也很特别,并非一味叫卖喊价,而是以独特清新的叙事风格,说着从小在渔村和渔行长大的成长经验,分享海产的知识,让他们第一次亮相就受到瞩目。
他说,海产这个行业外人很难懂,运作操作都很难,因为很复杂。然而对于从小在渔村长大的他,加上父亲拥有渔行,对海产有着深入的了解。
“做这个行业的人,用心把口碑和品质做好,却不懂得怎么做线上营销,怎么说故事;而懂得线上营销的人,却不懂得海产这个行业。”
王和伦说,他们成功的第一步是在社交圈宣传,再经媒体推广,很快引起关注。
城市渔夫结合传统企业家的精神,把品质和口碑做好,再结合现代企业家说故事的能力,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抓准商机,海鲜礼篮成爆款
其实王和伦和朋友一开始只是玩票性质,没有想到数个月后的2020年,全世界因为冠病疫情摧残起了巨大变化,全球封锁,政府落实行动管制,为了生存,各行各业积极转型转攻线上市场,催生了直播卖海鲜这个行业。
那一段期间网上直播卖海鲜的人可不少,然而疫情行管令结束后,消费者恢复线下消费模式,经过一轮激烈厮杀后可以留下来的人不多,行管令结束,城市渔夫继续奋力前进。
2020年时候,城市渔夫又找到切入市场的创意,他们把海产包装成年礼,进军礼篮生意。
“大马人都知道,海产在过年时特别贵,过年时收到海产的人会感到珍贵情意。”
但是,海产有保鲜期,又无法送给每一个人,于是他们又抓住市场的需求,把海产清理干净再包装,贴心准备手写贺卡、红包封、春联、精美的保温袋,两百多令吉的精致包装海鲜礼篮成了过年的爆品。
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其实做了很多传统渔业做不到的事,首先是打造系统,接下来是文案、品牌包装,为产品增值。
决定要在网上卖鱼的电子商务后,他花了20万令吉建设网络系统,步向自动化,如今办公室加上他只有4个人的小团队,却能应对来自全国的订单。
“在线上买东西是一件件计算的,然而买鱼却是按重量算钱的,我们现在的系统不仅是大马找不到,甚至全世界仅此一家。通过系统,我们可以小刀锯大树。上我们的网站买东西完全不需要对人。”
他说,海产市场是有季节性的,价格也会波动,因此他也在网上教育消费者,海产得来不易,让年轻人珍惜渔夫的劳动成果。他也希望透过他们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和努力,可以让消费人不会随着季节性被迫买贵鱼,或者因为物流链而面对买到不新鲜海产的问题。
“我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对每一个细节严谨把关,把很多顾客没有想到的细节都想到,做了很多传统渔业做不到的事情,要真正做到贴心这个口碑,但是也把自己搞得很累。”
尽管累,他的脚步还是停不了下来,接着他研究如何替海产增值。
他采购海产进行食品二级加工,生产独家的海产食品,生产具备本地特色的食品。
“这不仅确保产品的新鲜和品质,也大大减少了浪费。”
从线上到线下,未来放眼旅游消费
一个全新生意,自然有它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城市渔夫也不例外。
“那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大马没有冷链快递服务,因此要如何把海产完好送到顾客的手中也是生鲜货品没有办法从线下走到线上的原因。”
他用3个月的时间,通过亲自配送到顾客的家门的经验,了解新鲜海产面对的各种问题。要如何包装、怎样的方法,才能让海鲜最耐久,改良包装,解决所有问题。还有电子商务网线的不稳定、线上付款的不健全,都要一一克服。
另一个是海产的季节性与价格波动的问题。
他运用了食品保鲜的急速冷冻包装,保存了海产的品质,做到让顾客在新年期间不用买贵鱼。
他没有为商业大计设下局限,未来城市渔夫会慢慢进入全渠道,不只线上,还会走到线下。
“今年暂时的计划是渔行会重建整个码头。”
接下来的计划也就是要走进旅游消费了,他要让游客可以直接来到这里,购买新鲜渔获和加工食品。
做生意赚钱同时,不忘保持人性温度
成了创新性发展的生力军,如今一年的业绩可以达500万令吉。机会可偶遇,但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他用过去生命的历练、积累的人脉,为生意打下基础。
他离开校园后从事钻石能量水销售员、因为遇上爱情留守家乡从零开始学电脑知识,准备以后开电脑店,有10年时间热衷参与社团,为家乡适耕庄举办各类大小活动,这些经验全部投放到城市渔夫这一盘生意上,生命活出另一种光芒。
2020年行管令出台,他的工作室停顿,苦撑近一年后结束,他把全副精力转投在城市渔夫,把它变成了正职。两年时间,他和小团队天天工作,从早上8点多忙到凌晨3、4点。本来的伙伴因个人原因退出,他在没有退路下,只能勇往直前。
对他而言,MCO是机遇,当时很多人直播卖鱼,但他们坚持了口碑和品质,不达标的海产宁可不卖的理念,也没有在这段时间挤压渔民,视大家为命运共同体,就算没钱赚也要帮忙他们把货卖掉。
做生意赚钱的时候,他没有忘记人性的温度,才能在大浪后留了下来。
或许人生犹如开盲盒。年轻时候,他错过在台湾出发的歌手梦、因为爱情改变人生轨迹,但他说,是人生很多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他。
“回想起自己的人生还是很精彩的。如果没有这些历练的积累,你不会有不同行业的人脉、不会有不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你不会有那么多的同理心,跟你不会有那么多的同温层,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做产品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呈现温度这件事。”
给未来有意创业的年轻人的建议
王和伦:
不要想太多,边做边修正才是正道,很多人就是计划太多,但是没有实践。有一个动机、动念或者想法就要立马大胆去尝试。
创业成本:
2000令吉注册公司
观赏精彩视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