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農曆新年,紅燈籠、紅春聯,還有一屋子“紅色”的人,一整個新年都沉浸在一片紅彤彤裡。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看法,諸如紅的寓意、習俗的價值都有了不同的解讀,參與程度也各異。在穿搭配色方面,類似大紅大紫,高度鮮亮的新年裝,還會是大家的首選嗎?“穿搭自主”年輕化,穿衣理念變得更多元——美學敏感度,也提高了嗎?傳統文化裡,色彩背後的意義還存在多少?在“自主、大眾審美、傳統寓意”之間——青少年如何協調?穿在身上的顏色要傳達什麼?穿衣的人是否知道別人的看法,又會在乎嗎?
【你說】
◆彭佳恩╱18歲╱女生
“選擇飽和度低的傳統服裝。”
我的打扮比較樸素,屬於純色、黑色系列,衣櫃裡也多是黑灰色衣服。黑色比較酷,自帶高級感,而且顯瘦。我不是很喜歡社交,所以裹上一層黑,就可以表達“不要靠近我” “不要煩我”的想法。
疫情期間,我常常上網劃IG或小紅書,看到很多穿搭教程的資訊;我也開始摸索,逐漸有了“要怎麼穿搭”的想法。在我眼裡,喜歡亮色系的人,可能比較活潑開朗;喜歡暗色系的,可能比較內向。
今年的農曆新年,我買了以“白”為基色的傳統旗袍,配以花的圖樣——我喜歡飽和度不太高的。家人不會批評或堅持要我怎麼穿,他們知道,我不要穿的,就是不要。
我不會在新年期間穿得大紅大紫,但也不會刻意在新年或喜慶的場合穿黑衣。如果有人穿全黑拜年,我大概心裡會有點“不爽”。因為黑色給人悲傷與疏離感,還是看場合來穿吧!
◆炭薪╱17歲╱女生
“過年還是要紅紅火火。”
“過年還是要紅紅火火。”
初中開始,我就喜歡運動風穿搭,朋友圈也是如此。這樣穿,輕鬆好看,又不會太樸素。INS風、極簡風,我都覺得很好看,簡簡單單就能提升個人氣質。而且,選對色系還能顯白。我喜歡大地色系、淺色系、黑、白、灰,低調而不失優雅,正好符合我的性格。
很多我們這個年齡層的,也喜歡黑衣打扮,除了簡潔大方,還很“酷”。而且黑衣百搭,視覺上又有顯瘦的效果。
但華人新年期間,我肯定會穿傳統服裝,比如旗袍。除此之外,還會穿紅色T恤——過年嘛,紅色代表“紅紅火火”,吉利吉祥,討個好兆頭!
雖說“穿搭自由”,但我會注意場合。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最重要的是自己穿得舒服、覺得好看,開心就好。
◆孫晨濤╱14歲╱男生
“不那麼傳統,才有現代感。”
“不那麼傳統,才有現代感。”
黑色穿搭,是現在年輕人的Style(風格)。如果繽紛和冷色系二選一,我會選後者——黑、白、藍等,這比較符合我正經、有點冷酷、簡約的風格,這樣的顏色,我會穿出街;至於亮色衣服,是在家“隨便穿”的。
我上一次穿黑衣,是出席聖誕派對。雖然聖誕是歡慶的日子,但我不覺得穿衣要看節日。我不喜歡在農曆新年時穿上傳統服裝,也不太喜歡印上生肖圖樣、濃厚新年味的服裝設計,這有點老土。不穿得那麼傳統,才會比較有“現代感”。
去年農曆新年,我穿了件深色外套,家人還擔心拜年時長輩不喜歡;還好,最終沒事!我不會刻意唱反調,在新年期間穿一身黑,不過,如果剛好有件很漂亮的黑衣,我還是會考慮的。
年輕人穿搭都是“跟風”的,但我會從中找到自己的風格。至於其他人要怎麼穿,甚至喜慶日子穿上暗沉沉的服裝,我也沒意見,畢竟人人都有表達自己的自由。
【我聽見】
衣著裡的涵養
文:晨硯(吉隆坡美術學院畢業;
陶藝家;文橋傳播中心總編輯)
陶藝家;文橋傳播中心總編輯)
新年到別人家去,可不可以穿得一身黑?而避忌的人又是不是太迷信,墨守成規,必須破舊立新?而大家認同的喜氣大紅,是否是新年的首選衣色?
首先,雙方不要站在對立的位置思考,也不要在表面現象上糾結,以致失了焦點,亂成一團。
紅和黑其實都不容易穿,它們不會太隨和。黑色,只適合白皙、健康,不會太瘦的人,不然鬆垮垮,然後跟你的膚色明度混雜,就沒有鮮明乾淨優雅,更不用說搶眼球;時尚界追求的“永恆神秘、自信、力量、高級感,簡約又獨特氣質”,並非人人可達。而紅色相當強勢,不由分說要引起人的注意,但穿
在美的人身上,益顯其美,反之會把人拉去“醜和滑稽”的那一端。如果屋子一下來了只穿這兩種顏色的訪客,張力可大了。此外,黑色吸熱,紅色在視覺上已經很火熱,新年大熱天,說起來也不怎麼樣恰當。
在美的人身上,益顯其美,反之會把人拉去“醜和滑稽”的那一端。如果屋子一下來了只穿這兩種顏色的訪客,張力可大了。此外,黑色吸熱,紅色在視覺上已經很火熱,新年大熱天,說起來也不怎麼樣恰當。
當然上面的場景設想太誇張,但也使人更容易明白一些道理。問題還不出於黑色不吉利,紅色土氣、過時、傳統、迷信、跟不上——於是長輩暗暗責怪年輕一代的“我有我態度”,年輕人又覺得你們怎麼這樣一成不變?而如果
我們願意“莫放春秋佳節去,四時佳興與人同”,又在這時展現了“從愛出發,稍為在意,也考慮別人的感受。隨和遷就、顧大局”的態度;再來“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堅持”的氣度,豈不是很好嗎?穿衣跟說話一樣,合時得體就好。如果你這時真的很想穿黑衣,而不是刻意唱反調,身上就來點暖色的配件,於是你就貼心,又潮又智慧了,這才是“高級”!
輔導員說:“從客觀角度看事情,接納彼此的不同,在關係中能合乎中道,收放自如。”
衣著規範說
文:林紹勝(漫畫人)
美專畢業,我交了一批全黑水墨畫功課,從此下意識逐漸把衣箱內換成黑色。每天穿黑,不必想太多,不必煩太多。任何場合節日一律黑衣,成了個人標誌。
每天穿黑,難免讓人覺得我憂鬱。一生太多苦難,穿黑色非常療愈。那種寧靜、深沉、孤寂,讓人慾罷不能。老人家當然有微言,初時不喜歡我佳節穿黑,念多了只好接受。隨著社會轉型,個人主義取代社群生活,沒什麼人會在乎旁人穿什麼。加上生活條件改善,失去喜慶意義,鮮豔服飾多數只限舞臺。
“規範衣著”一直是“去獨立思考”的政治手段——易於管理控制。這可從小學到中學制服,甚至大學衣著指南看出。所以每次反權勢都是從衣著開始,比如美國70年代的嬉皮士等。馬來西亞人普遍性格較溫和,不曾出現龐克之類反社會衣著風格。可能歸功馬來西亞還算局勢安定,最多也是反貪政時穿一下黃衣遊行。
馬來西亞人比較喜歡淡雅簡潔穿著,大概跟城市鳥類多屬灰黑保護色同理。只有深山較安全,珍禽才羽毛鮮豔。至於傳統服飾,華人圈子裡好像都熱不起來——我們的基因非常務實(甚至遠在中國,漢服也只有少數人在穿),傳統對一些華人可說意義不大,長年來已練就強大適應能力,生存才是王道。膚淺又如何?蒼白又如何?都不能當飯吃,反而常成為進步的絆腳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