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靈再也26日訊)“失戀很痛苦?看來這些人還沒感受到去嘛嘛檔用餐,只能待在車上用餐的痛更傷!”
一名男子日前透過TikTok個人賬戶“rissnasty_1”上傳一段視頻,內容關於他日前在柔佛發生車禍,致使一隻腳需要裝上鐵支架,為了不造成嘛嘛檔顧客失去胃口,最終只好委屈求全的躲在車上用餐。
ADVERTISEMENT
他表示,裝上鐵架的走進嘛嘛檔用餐,深怕其他顧客看了會害怕,失去胃口,只好妥協留在車上。
他坦言,這種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受,但是為了不造成其他顧客的困擾,只好在車上用餐。“這種心情比失戀來得更痛!”
與此同時,他在另一則視頻中,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康復,並且將鐵架脫下,這樣不造成別人的困擾之餘,也讓自己的心情更舒坦。
上述視頻上傳社交媒體後,引起網民的熱議,紛紛對男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併為他”集氣”,祝他早日康復。
一名網民則表示,他過去也有類似的經驗,因為車禍導致手部裝上鐵架,但是他卻不在乎別人的異常眼光,照常在公眾場合用餐。
“我把裝上鐵架的手直接擺放在餐桌上,別人如果不舒服就會自己逼上眼睛不看,我沒什麼不好意思,心情依然輕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27日讯)“用餐后就想上厕所,其实是肠道的自然反应!”
内分泌新陈代谢科医生陈洁雯在脸书粉专说,不少人有时刚吃完东西,甚至只是喝了咖啡,马上就想跑厕所,有些人甚至只要吃到一点油脂,排便就变得超级顺畅,这其实不是偶然,而是人体肠道的自然反应,背后有个很有趣的机制,就是“胃结肠反射”(gastrocolic reflex)。
她说,当食物进入胃部,大脑会发出指令,告诉肠道“快点清出旧的,准备迎接新的”,这时候肠道蠕动就会加快,把已经累积在大肠的内容物往前推,让人产生想上厕所的感觉,这种情形就是“胃结肠反射”。
她说,4类食物对肠道来说特别有“推动力”,例如咖啡、油脂、温热饮品以及高纤维食物;此外,胃结肠反射机制在肠胃较敏感的人身上特别明显,像是肠躁症(IBS),或是平时肠胃蠕动较快、饮食规律的人,都可能在吃完东西后更快有便意。
至于该如何利用胃结肠反射来帮助肠道健康?陈洁雯建议,可以固定时间吃早餐,让身体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并适量摄取好油脂(如橄榄油、亚麻仁油、酪梨等),润滑肠道,也可以在早上喝点温水或咖啡,温和唤醒肠道,倘若喝咖啡会太快想上厕所,可能要调整量,另外多吃高纤维食物,维持肠道良好菌相。
最后,陈洁雯也提醒,如果排便频率突然改变,比如吃东西后总是拉肚子,或是开始严重便秘等,可能要尽快就医检查,确认肠道健康是否出了问题,“身体的小讯号,往往是健康的提醒!”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