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獨中新舊兩版高中歷史課本,發現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地圖變化明顯,新版地圖跟上現狀,巴勒斯坦自治區的範圍縮小很多,零星散佈著。課本詳列5次中東戰爭始末,詳細交代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數十年來的恩怨糾葛。
來到中學,學生更能掌握理性思考的能力。面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戰爭教育要教什麼?怎麼教?
ADVERTISEMENT
“戰爭就是一些將領去征服別人的國家……每次看到畫一個很大的板塊,就覺得這個國家很強大……”說起自己的學生時代,蔡維龍記得當時資訊不如現在多。除了國家版圖,他還會記下一些人物,做了什麼豐功偉業。整體而言,是很簡單的學習過程。
當老師就不同了,累積大學4年曆史系的學術基礎後,他還要思考如何引導學生更容易掌握戰爭的發生,並配合課本敘述的脈絡,幫助學生掌握要點。“那時就不會直接說版圖有多大,而是要去敘述為什麼(某國)要往這個方向去,為什麼要和某國打。”
“然後到了(課本)編輯這個位置的時候,哎呀,那個難度又繼續上升。”蔡維龍現在是董總課程局歷史科編輯,對象從學生變成老師。雖然課本是給學生使用,但往往是老師來接觸課本編輯,拋出問題。有時,為了一個字或一個詞,他們會仔細斟酌,從整個脈絡談起為什麼要用這個字。
例如,網絡資料、報章媒體都常用“以巴”簡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但是在獨中歷史課本中使用的是“巴以”。這其實經過編委會一番討論,最終尊重馬來西亞支持巴勒斯坦的國家立場,把巴勒斯坦放在前面。
教課老師就會提問,網絡資料都寫“以巴”,為什麼課本使用“巴以”?蔡維龍解釋,“我們(編委會)是有一個討論的脈絡,可是老師往往看到的是整個編輯的成果,就不會去理解怎麼我們會這樣子去編排。”
歷史課本離不開戰爭
邀約蔡維龍受訪時,他就說到“戰爭確實是歷史教科書常出現的篇幅”。再翻閱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課程局於2013年擬訂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3本課本都有戰爭內容。
其中,《馬來西亞及其東南亞鄰國史》包含了殖民勢力入侵、三角戰爭、馬來土邦紛亂、日本侵略東南亞等。《世界史1之東亞史》,有很大篇幅著重在19世紀中葉,東亞諸國面對外國勢力入侵,連結到20世紀以後中華民國的動亂及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爆發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中國內戰及戰後形勢。
《世界史2之近現代歐美、南亞及西亞史》更有一編〈戰爭的年代〉,著重1900至1945年間的歐美政治發展和兩次大戰。二戰後各國雖然成立聯合國,但人類還是為了種族、宗教及自身利益爆發區域內矛盾和衝突。
這麼讀下來,歷史好像由戰爭串起,經歷多少戰爭才確定現在國與國之間的疆界。歷史不斷書寫,完全的和平也還沒到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不過百年,間中又發生多少區域戰爭,更有現在進行中的。雖然都是戰爭,蔡維龍提醒,從歷史教育的角度,過去式與現在進行式的戰爭不能相提並論。
“過去的戰爭會有很多學者去整理、歸納原因、分析影響。”歷史學家會分析戰爭對當時的政治制度改變、民族之間的融合,歸納出一場戰爭帶出來的後續發展,去印證整個歷史事件,為什麼導向這樣的過程。
而進行中的戰爭,編委在編輯課本時則著重分析戰爭爆發的原因,整個過程為什麼會這麼複雜。他解釋,一個事件就算結束也還是有很多值得討論的面向,一時間難以評斷戰爭的勝負和影響範圍,不容易編寫進課文。
兩者相較,過去式戰爭能夠教得比較完整,但他認為討論現在進行式戰爭也有好處。“它很靠近我們的時空,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它的後續發展。”
如何編排課程內容?
歷史要學的是理性剖析背後因果,但是蔡維龍坦言,編排課程時,選擇什麼主題背後難免受到情感操控。例如從華社角度出發,獨中課本還是插入不少中國史內容,“但是我們會盡量理性客觀地呈現內容。”
此外,有時課程編排也受到資料影響,太早期的事件資料太少,近期的又有很多人爭著研究,導致立場、角度太多。
課程編委選擇什麼主題納入課本,主要思考的是如何幫助學生應對現在的社會,建構對世界的認知。蔡維龍說,對於初中生,主要是建構基本知識,協助他們完善對世界的瞭解;於高中生,則大幅增加近現代歷史,鼓勵他們更多接觸和討論。
蔡維龍分享,編委也擬定歷史科的課程目標,希望學生掌握認知(知識與概念)、技能(方法與思維)和情感(情感與價值觀)三層面。
認知:掌握歷史的基礎知識、發展脈絡和局勢演變與影響。
技能:掌握分析能力,從眾多資訊中找出符合歷史的敘述,整理並辨別資料是否可信且真實。
情感:宣揚和平、仁愛、公平、正義,培養國家認同等。
他補充,分析技能其實是基本的歷史訓練,讓學生從很多訪談者、歷史學家或不同資料下手。然而這很難透過課本課文呈現,一般上各校會透過佈置歷史報告作業,讓學生學習整理資料。
情感方面也難以在教學現場評估,“它不是拿紙筆測一測就懂的,而是需要透過行為觀察才比較容易掌握到,學生有沒有符合這些相關情感。”
蔡維龍強調,課本並不是標準,只是一個教學上的補助工具,歷史及戰爭教育還包括整個社會環境、老師的程度,甚至學歷背景影響。例如老師是中國、臺灣或本地畢業,都會有一些立場不同。
什麼可以寫?什麼是不能寫?
世界局勢不斷發展,什麼戰爭或事件應該或適合寫進課本里?蔡維龍拿來不同版本的課本說明,比較一看,新版課本已經比90年代的課本增刪了很多內容。
“好像過去,冷戰大家不敢寫,因為90年代還在冷戰的氛圍裡。”他解釋,雖然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但當時的編委還在冷戰氛圍,對冷戰的研究也不多,後續發展還在持續,大家不敢寫,也寫不出。
又如馬來西亞當代發展史,兩任首相馬哈迪的功過該如何定奪?編委選擇不寫,現在課本內容偏向淡化人物的豐功偉業,雖然人物故事比較容易吸引到學生,但他們認為不應過度英雄化某些人物。
他也提到,編寫課本時一般有10年上限,意即儘量不要寫近10年發生的事,因為很多事情還在持續發展。例如緬甸自2010年實現民主化,和平了那麼多年,他本來打算修訂緬甸的篇章,2021年卻又發生軍事政變。
但是如果影響很大的事件也不能不寫,例如2018年馬來西亞政權更迭,事件沒有超過10年,但事件非常明確。“我們要更客觀地去寫,不寫誰勝誰輸,而是開啟一個改朝換代的格局。”
客觀編寫,實事求是,不帶歧視
編寫歷史課本,用詞上有什麼需要注意?“不要歧視。”蔡維龍說,尤其是當代戰爭更加不知誰勝誰負,所以編輯並不會直接用“勝者/敗者”,而是客觀地描述事實。就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衝突為例,編輯只會寫以色列佔領了多少土地,巴勒斯坦人被趕出家園,導致什麼情況。
避免歧視字眼和強調勝負有其用意,蔡維龍說,編委不想讓學生陷入勝敗的爭論,好像勝利後就完成了。再者,一場戰爭不只有勝敗,還有後續的管理、穩定、安撫等各種制度或政策,“回到來,勝利的只是國家層面。”
戰爭有很多面向,蔡維龍說,編輯課本時他們會盡量簡化戰爭的細節過程,只略提開始、轉折和結束,而更多敘述戰爭爆發的背景,雙方受到的影響。不過會比較接近主流描述,因為比較符合大家的標準。
相關報道: 【戰爭教育/01】走進課堂──戰爭教育怎麼教? 【戰爭教育/03】跟小朋友談戰爭,怎樣談才能產生連結? 延伸閱讀: 【9.16重溫歷史】從戰後到馬來西亞成立(一) 【9.16重溫歷史】從戰後到馬來西亞成立(二) 【9.16重溫歷史】從戰後到馬來西亞成立(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