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子女不再僅僅是提供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和諧、有愛的成長環境。
春節剛過完,正如網絡上不斷瘋傳的“梗圖”,許多人都會面臨“叔伯姑姐”的“靈魂拷問”,尤其是新婚或年輕夫妻,更是離不開“何時生孩子”或者“幾時再多生一個”的問題。
ADVERTISEMENT
統計局在春節期間公佈2023年第四季度人口數據,當中,華裔出生率從2022年第四季的10.4%,降低至9.3%,更是成為新年的熱門討論話題之一。
許多親朋戚友更是笑言,孩子生得多,討紅包時候就會穩賺不賠。
不少華裔領袖也在新春活動上鼓勵民眾趁今年龍年,努力多生龍寶寶,為大馬華裔人口做出貢獻。
然而,很多人或許都忘了,養兒育女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懈努力的任務。
家長要想將孩子培養成才,其中時間、精力、財力缺一不可,所以現在家長在生育方面比較保守,他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不能,寧可不生。
畢竟家長撫養一名孩子的負擔都很重了,如果多養幾個孩子,恐怕無法支撐。
許多有能力者,他們拿著穩定的工資,當然不會犯愁經濟問題,殊不知,普通家庭養一個孩子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他們站在制高點去批評少生育的家長,卻沒有真正的體會過“人間疾苦”。
尤其是目前經濟低迷、馬幣貶值,生孩子不僅苦了自己,對於孩子的未來也是極為不負責的。
從生產、保姆費、託兒所、小學補習、才藝班費用直到大學,絕對可以累積出一個嚇壞你的費用。何況,如果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多生,肯定會降低生活水平和質量,也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養兒育女,這四個字背後承載了太多的意義與責任。我們更應該意識到,作為父母的責任遠遠超越了這一點。多子多福或許在中華文化中代表著祝福和期望,但它絕不應成為養育子女的目的或衡量標準。
在當下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價值觀的多元化,許多家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養育子女不再僅僅是提供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和諧、有愛的成長環境。這意味著父母需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教育問題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
何況以前要多生孩子,尤其是男丁是為了成為下田耕種的主要勞動力,現代勞動力已經被機械化取代了,所以生育率下降也是順應潮流趨勢的正常發展。
因此面對國家和華社的催生,很多人仍然保持原有的態度。相信不會有人因為一年一次的討紅包環節而受到“刺激”,多生孩子來討紅包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