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我有一种感觉,在“绿潮”的步步进逼下,今年华社庆祝农历新年的情况比以往热烈,新春活动也非常多,可能是展现捍卫华人文化和习俗的决心,就好像维护华文教育那样。
在经历2022年11月第15届大选后,华人的心态已经改变,改革及公平施政已经不是优先,保住世俗体制及多元色彩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以免华文教育及文化受到威胁。
回想起2018年大选,当时华人的民主诉求非常强烈,对希盟的要求很高。在时任首相马哈迪声称竞选宣言不是圣经、华小的马来文科推行爪夷字介绍、统考文凭没有受到承认,以及削减拉曼大学学院拨款,华社的情绪高涨,以致行动党元老林吉祥出席活动,遭民众的狂嘘和呛声。
希盟在2019年11月的丹绒比艾补选惨败是华裔反希盟的最高峰,虽然当时巫统和伊斯兰党合作,但伊党不强,华裔选民没有后顾之忧。
然而在第15届大选,伊党横扫半岛东南岸及北部的国会议席,差一点和土团党取得执政权,让华社第一次感受到世俗政体岌岌可危,心中升起了危机感。
华裔民众态度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在大选前被大肆抨击,大选后与希盟组织联合政府,马上变成“功勋人物”。在去年的6州选举以及彭亨柏朗埃州议席补选,华裔选民响应号召支持巫统候选人,让巫统避开灭顶之灾。
现在许多华裔的容忍度已经提高,比如阿末扎希获判释放不等于无罪(DNAA)、前首相纳吉获得减刑,也只是抗议一阵子。团结政府执政超过一年,没有废除固打制、没有承认统考、没有恢复地方选举,一些巫统也恢复以往霸权的态度,行动党一再忍让,但这些都不再是要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