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把情感投射在張慶信身上,肉骨茶列為國家美食遺產,也激起華社的興奮之情。
ADVERTISEMENT
我有一種感覺,在“綠潮”的步步進逼下,今年華社慶祝農曆新年的情況比以往熱烈,新春活動也非常多,可能是展現捍衛華人文化和習俗的決心,就好像維護華文教育那樣。
在經歷2022年11月第15屆大選後,華人的心態已經改變,改革及公平施政已經不是優先,保住世俗體制及多元色彩才是最重要的目標,以免華文教育及文化受到威脅。
回想起2018年大選,當時華人的民主訴求非常強烈,對希盟的要求很高。在時任首相馬哈迪聲稱競選宣言不是聖經、華小的馬來文科推行爪夷字介紹、統考文憑沒有受到承認,以及削減拉曼大學學院撥款,華社的情緒高漲,以致行動黨元老林吉祥出席活動,遭民眾的狂噓和嗆聲。
希盟在2019年11月的丹絨比艾補選慘敗是華裔反希盟的最高峰,雖然當時巫統和伊斯蘭黨合作,但伊黨不強,華裔選民沒有後顧之憂。
然而在第15屆大選,伊黨橫掃半島東南岸及北部的國會議席,差一點和土團黨取得執政權,讓華社第一次感受到世俗政體岌岌可危,心中升起了危機感。
華裔民眾態度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巫統主席阿末扎希在大選前被大肆抨擊,大選後與希盟組織聯合政府,馬上變成“功勳人物”。在去年的6州選舉以及彭亨柏朗埃州議席補選,華裔選民響應號召支持巫統候選人,讓巫統避開滅頂之災。
現在許多華裔的容忍度已經提高,比如阿末扎希獲判釋放不等於無罪(DNAA)、前首相納吉獲得減刑,也只是抗議一陣子。團結政府執政超過一年,沒有廢除固打製、沒有承認統考、沒有恢復地方選舉,一些巫統也恢復以往霸權的態度,行動黨一再忍讓,但這些都不再是要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