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咖啡店的情报交换和圆桌论坛如常发生──人人都是政治评论员不是今天的专利。有钱没钱,来这里消费的dress code都是短裤拖鞋,隐形富豪常常就这样一身保护色藏匿其中,这也是为什么选举前的拉票,咖啡店是政治人物必到之地。
我曾在怡保旧街场协助打理“锡米巷文创空间”,有一段时间很常在邻近的街区走动,因此有机会听到一些在地的老故事;遇上文创空间原来的住客回来探访,也会随着这些老街坊的记忆列车走一趟时光之旅,感受锡都的昔日光华。后来一旦碰上兴致高的外地访客,偶尔也会领着他们按照我从各种书籍、口述历史搜集而来的故事,搭配人物角色勾勒出来的剧情,走一趟不一样的旅程。
ADVERTISEMENT
站在熙来攘往的观光区,我们跟擦身而过的观光客仿佛处在不同的时空底下,其中一个场景便是创于1944年、位于二奶巷巷口对面的天津茶室。茶室门口、五脚基的两根圆柱上有“天津饮冰室”的浮雕字样,正好是马来西亚咖啡店(茶室、茶餐室,或怡保人口中的“咖啡茶铺”)演化的样板。
为什么叫“饮冰室”?这就得从电冰箱说起,冰箱的冷却系统虽然在19世纪就已经发明,但还是要到1920年代的美国,电动冰箱才开始普及化,进入家庭;而在战前、地处赤道的马来西亚,除了富有家庭才能在家中拥有一台电冰箱,一般民众想要在大热天解暑,喝杯冷饮、吃到冰,就只有“饮冰室”(或称为“冰室”)可以实现。今天,全马各地仍然有许多屹立不倒的传统咖啡店,即因为它们的前身“饮冰室”就是人们聚会聊天纳凉,亲民却能轻易获得小确幸的重要来源,如今这样的功能与价值虽然受到现代人需求的转变而面对许多挑战,但在中生代的心目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同属英联邦、喝茶文化大行其道的香港,“冰室”也是今日茶餐厅的前身。因此,如果我们所处城镇的传统咖啡店还能见到“饮冰室”或“冰室”等字样,就能确定这一定是一家老字号食肆。在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咖啡店的情报交换和圆桌论坛如常发生──人人都是政治评论员不是今天的专利。有钱没钱,来这里消费的dress code都是短裤拖鞋,隐形富豪常常就这样一身保护色藏匿其中,这也是为什么选举前的拉票,咖啡店是政治人物必到之地。
除了咖啡店,穿越时空看得到琉琅女在河床上工作的近打河畔、“夜香”飘逸的老街后巷、讲古佬演出的大树下、设有“传统监视器”的五脚基、拥有“南洋代表色”──靛蓝色漆料的斑驳墙面等,都是故事的载体;靠双脚实地踏访和联想力的辅助下,一幕幕时代剧在眼前上演,一场有趣的跨时空闯关游戏就此展开,那是面临年轻世代的生活以及消费习惯逐渐改变的当下,传统生活社区可以转化出来的功能,擅用这些活着的历史场景,去创造、导入趣味学习的元素,成为让孩子认识家乡的入门课,这是我在怡保努力深耕的事之一。
延伸阅读: 卓衍豪/在乡镇消失之前 卓衍豪/一起用行动改变地方 卓衍豪/路上观察学 卓衍豪/从产业DNA看见地方希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