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日綜合電)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人大)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政協)將分別於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舉行期間,中國的經濟立法者面臨著從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到國內支出減少的一系列挑戰。但專家認為,預計兩會不會公佈能讓經濟重回正軌所必需的大規模救援計劃,核心經濟議題不會發生重大轉變。
在低迷的經濟態勢下,去年上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提交首份《政府工作報告》。外界都在觀察,李強在兩會上能否提出具體的經濟改革方案,挽救目前正在面臨經濟下行的中國,並宣佈中國202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目標。但分析普遍認為,中國會延續經濟工作會議高質量發展的導向、預計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仍會設定在5%左右。
ADVERTISEMENT
若下調“信心會出問題”
香港明報週五報道,有學者分析指出,整體經濟的頹勢受制於政治發展的形勢,難以期望帶來振奮人心的措施;也有學者預期,今年經濟增長目標需要穩信心,不會因著重“高質量發展”而下調,否則“信心會出問題”。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為2024年定調。此前的省級地方兩會上,大部分省份GDP目標均落在5%至6%,其中北京、上海、江蘇、山東、廣東等主要省市的目標增速均為5%。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對明報分析指出,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基本面向好,定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預料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與2023年相比不會出現大的變化,也不會因為強調“高質量發展”而下調目標。“這是一個海內外關注的風向標,往下調的話,很多人會理解中國經濟增長要下滑,信心會出問題”。
週四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稿。會議提到,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貨幣政策料續適度寬鬆
明報報道,多名分析師預計,今年財政政策的陳述將更為積極,赤字率或提升至3.5%左右,貨幣政策將延續適度寬鬆。
12月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列為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之一。外界關注國務院此次能否提出有規劃性的解決方案。
擴大內需驅動增長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正從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向依靠消費和服務拉動。政府期望透過擴大內需驅動經濟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各省普遍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綠色、數字、文旅體育,積極培育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另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告訴法新社,中國將繼續走一條“朝向提升國家安全措施”的道路,而這條路“不會幫助到經濟,但可以幫助共產黨中國度過經濟危機的風暴。”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亦表示,習近平“似乎對中國最近增長陷入掙扎的情況相對的處變不驚”。他告訴法新社,他預計中國的核心經濟議題不會發生重大轉變。
與此同時,外界亦關注週二開幕的人大會議將討論令他們感到擔憂的國防和安全的議題,包括僅次於美國排在第2位的中國軍費預算的增加。
中國去年修改了一項法律,大幅擴大了間諜活動的定義,並對一系列知名諮詢公司、研究機構和盡職調查公司展開突擊搜查。
兩岸關係議題備受關注
喬伊列娃表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大召開前通過了《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案、一項內容廣泛且措辭模糊的法案,這“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即安全對於今年治理議程的重要性”。
另外,2024年伊始,臺海嚴峻複雜態勢持續,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方面如何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塑造有利兩岸和平統一的局面?反制“臺獨”的“工具箱”裡有何新內容?圍繞促交流、促融合又將釋放哪些新信號?外界觀察認為,即將啟幕的全國兩會上,兩岸關係議題將備受關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