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傳統,並添加自己的文化特色或一點點創新,平民美食肉骨茶也能有各種樣貌。就以最經典的黑湯,也分為碗裝和瓦煲。
碗裝肉骨茶主要聚集在巴生區,以小碗盛滿濃郁的藥材肉湯,肉類是依照顧客想要的部位提供,這種純式吃法是愛吃肉骨茶的巴生人共同回憶。
ADVERTISEMENT
瓦煲肉骨茶被臺灣美食作家陳靜宜形容為“就像火鍋的煮法”。值得一提的是,陳靜宜走訪全馬肉骨茶時發現,越是向北,瓦煲肉骨茶越是常見。
籍貫分類:黑湯白湯,各有風味
福建肉骨茶,俗稱黑湯派,其中又分為小碗和瓦煲。小碗是盛裝肉品特定部位的肉骨茶,湯汁濃郁,帶有滿滿的藥材味。肉類易骨肉分離,烹調火候和時間恰到好處。
而瓦煲肉骨茶,是肉類加上配菜(蘑菇、腐竹、豆卜、菜等)的肉骨茶。菜是為了吸走肉骨茶表面的油。肉類也不馬虎,除了典型的肥肉瘦肉,食客可以根據喜好加內臟,比如豬腸、豬肚等等。瓦煲肉骨茶端上桌,看向裡頭豐富的配料,基本上也不需要加點了,不過也有顧客喜愛加點配菜(比如油麥、油炸鬼、滷蛋等等)搭配享用。
有的肉骨茶店不僅提供肉骨茶,也賣客家菜(炸肉、豬腳痠、燜梅菜等等),福建與客家菜的組合,讓客家肉骨茶成為小眾但奇特的美食,被一些美食家歸類為“客家派肉骨茶”。
潮州肉骨茶,俗稱白湯派。香味同樣撲鼻,但從藥材變成胡椒。不喜歡濃郁藥材味的食客,而又想要一品肉骨茶,潮州肉骨茶是不錯的選擇。在涼爽的陰天喝下一口湯,順口的湯液更好入口,辣味更是暖胃。
雖然南馬和新加坡主要為這類肉骨茶,但風味各有不同。說風味不同未免有些籠統,對此陳靜宜覺得,兩國的潮州肉骨茶其實沒有太大差別,畢竟用料一樣。風味不同,主要是因為他們細分化當地的各個肉骨茶店。
舉例來說,以西馬半島為版圖,大家通常會分黑湯和白湯。如果把視野放在北馬和中馬,就會分為瓦煲黑湯和碗裝黑湯。再加以細分到只以巴生為觀察對象,各家肉骨茶店的濃度、香味、肉類等就會被對比,分析各家店使用的配料比例。
依照這個道理,南馬的潮州肉骨茶並不會和新加坡肉骨茶有很大的差別,不過是用料多少這類較為細微的差別。要談二者之間的特色,馬來西亞版本的藥材量和胡椒量都下得比新加坡輕。


煮法分類:乾式肉骨茶辣出勁
有一款別樣的肉骨茶,在眾多肉骨茶中鶴立雞群。沒錯,就是端上來會被刺鼻的香味嗆得打噴嚏的乾式肉骨茶!以吊片(幹魷魚)、辣椒幹、黑醬油與肉骨茶湯底一同熬煮,上桌前再將肉骨放至瓦煲內翻炒收汁。
乾式肉骨茶通常是半肥瘦肉,味道偏重,雖都是用同一鍋肉骨茶湯煮出來的,但黑醬油的味道明顯區別了湯式和乾式肉骨茶。加上辣椒幹提味,鹹辣味伴隨豬肉,味蕾頓時噴發,之前不管吃了什麼,如今嘴巴只會有乾肉骨茶的香味。肥肉和瘦肉的組合豐富了口感,既彈性又有嚼勁,配上脆脆的吊片,乾肉骨茶的美味實至名歸。

肉品分類:海鮮+藥材,新吃法
現有不乏肉骨茶店開發新吃法,除了豬肉肉骨茶,還有海鮮肉骨茶,也叫海鮮煲。不同的店有不同的秘方,添加的材料不同,特色是藥材味偏淡,反而米酒氣味和辣味更為醒目。酒味依店而異,有些為了提鮮會加更多,一些則主要讓顧客喝到海鮮和藥材的組合。
海鮮肉骨茶的海鮮大同小異,比如林顏海鮮肉骨茶的海鮮煲,林老闆選用大而鮮美的啦啦、花蟹、魚、蝦等,並加入豆卜、腐竹、蘑菇等瓦煲肉骨茶常見的材料。此外,林老闆也加了豬肉,口感與傳統肉骨茶結實的瘦肉不同,更容易咀嚼。
另一間在巴生蘭花園的永香海參肉骨茶,不僅有瓦煲肉骨茶,也有碗裝肉骨茶。食客除了可挑選肉部位(比如豬腸、豬肚、雞爪),還可點金針菇肉骨茶、豆卜肉骨茶,及主打的海參肉骨茶。肉骨茶的湯加上軟硬適中的海參,不僅吃到海參膠質的嚼勁,而海參也吸滿了肉骨茶香味。
1999年4月30日,《南洋商報》報道了吉隆坡唯一賣田雞肉骨茶的成香肉骨茶,並廣受年長一輩喜愛。據悉,店主洪成富在8年前想出田雞肉骨茶,讓顧客有多種選擇,材料為黃酒、姜、麻油和藥材。記者聯繫上洪成富,他表示當年確實有出售田雞肉骨茶,一天可以賣上15公斤田雞,後來因為田雞過大難處理,於是決定不賣。當年吸引許多遊客的成香肉骨茶,因人力不足,也無人繼承,早已歇業。


肉骨茶的精髓,是肉還是湯?
形形色色的肉骨茶,除了經典的濃湯肉骨,還有乾肉骨茶、海鮮肉骨茶等創意版本。在這麼多版本的肉骨茶當中,“馬拉妹出閘”美食博主曾智霞傾向巴生“大碗公”式肉骨茶,那種盛著一小碗濃湯,肉可以分部位來選的肉骨茶。
她直言,各式肉骨茶的精髓離不開“湯”,各家有自己的秘方,雖然湯的原料基本一樣,但濃度會因配方而有不同。比如濃湯的“大碗公”派系或是瓦煲派系,瓦煲派可以任意加湯,所以湯會較淡,再加上配菜(豆卜、菜、冬菇、各種肉)搶走肉湯的味道,曾智霞更喜歡純粹的“大碗公”。
至於海鮮肉骨茶,曾智霞說這個版本比較像潮州肉骨茶。不僅湯味,連顏色都比較清,這樣才會突出海鮮的鮮味。肉骨茶的精髓是取其味,並沒有所謂的規範和統一的標準,而是跟著肉品和使用的材料變化。藥材都一樣,湯的不同在於各藥材的比例。
“每種藥材會激發出不同的味道,我想要這個味道少一點,那我就少放這個藥材。”
既然如此,是不是隻要加入基本藥材,不管加什麼肉品都是肉骨茶?曾智霞表示沒錯。如今坊間可以看到各種肉骨茶,且不斷變化。最早大家認識的煮法是一個大鍋,肉骨和湯一起熬煮,如今演變成肉骨分離的熬製方法,即店家專門熬湯,之後再加肉類,但也有煮法是不同的鍋熬不同肉類的湯。

雞骨茶──疫情下的出路
說到肉骨茶,大家想到是用豬肉烹煮的版本,但對不喜歡或無法吃豬肉的食客來說,雞骨茶不失為第二選擇。雖說雞骨茶是為某些食客量身定做,是“體貼”的表現,但曾有一段時期,它是“迫不得已”的。
1998至1999年,我國暴發立白病毒,造成動物交叉感染,尤其豬隻。根據新聞資料,當時的肉骨茶銷售下降了10%到30%。許多肉骨茶店受到重創,其他包含豬肉的佳餚,當時也被顧客要求不要放豬肉。
1999年3月3日,隨著立百病毒引起的腦炎在森美蘭州奪走13條性命,肉骨茶銷售猛跌70%以上。許多肉骨茶店大量減賣或暫停營業,有的甚至考慮轉行熟食小販。為了逆境求存,有的肉骨茶業者決定轉賣雞骨茶,或肉骨茶雞骨茶雙管齊下,直到疫情結束。
根據本報的報道,巴生首創的雞骨茶於同年3月7日誕生。巴生池龍花園呂金萍和邱文英在金山肉骨茶檔販賣雞骨茶,也上桌魚丸、海鮮等,吸引顧客品嚐。
3月19日,北馬第一家雞骨茶上市,位於新關仔角康乃馨茶室的肉骨茶店,業者曾秀玉表示雞骨茶使用的藥材為美國花旗泡參、田七、人參等。除了雞骨茶,鴨骨茶、海鮮肉骨茶也成為當時肉骨茶業者的應對方式,甚至出現鹿骨茶!
4月15日,在雙溪大年聯青花園,“巴生夜市肉骨茶店”業者連琛高和張雅心夫婦推出鹿骨茶應對,大受食客喜愛,因鹿肉味道清甜,配上肉骨茶的烹調方式,特別美味。
可見在逆境下,肉骨茶不再單一,而是秉持“肉骨加藥材熬煮成湯”的基礎,變化成各式各樣不同肉類製成的“肉”骨茶。為了迎合大眾口味,直到4月疫情緩和,傳統的肉骨茶銷量回升,許多業者仍然保留創新的肉骨茶。後續更有業者發明羊骨茶、肉骨茶麵包等,延續肉骨茶的改良精神。肉骨茶不再侷限“豬肉”,而是“千”種材料萬種秘方。(原稿上傳於07/08/2023)


相關報道: 【食談肉骨茶/01】巴生肉骨茶──起源之謎 【食談肉骨茶/03】不管是不是國民美食,肉骨茶始終是我的菜! 延伸閱讀: 【午餐大哉問/01】打工族世紀大難題:午餐要吃什麼? 【午餐大哉問/02】拖車司機的午餐:吃飯看停車位,味道價格不care 【午餐大哉問/03】選餐大哉問:要吃得健康有營養,還是平價又方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加坡3日讯)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说,虽然新加坡对对美国采取的关税政策感到失望,但新加坡不会采取报复性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向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新加坡的税率设在10%,是各国中最低的一级。
但颜金勇说,关税措施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不容小觑。因为新加坡作为高度开放的贸易枢纽,间接受到影响的程度或超出表面所见。
《联合早报》报道,颜金勇周四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尽管新美之间签有自贸协定,美方仍将新加坡纳入关税范围,这令人遗憾。
他说:“新美自由贸易协定是我们双边关系的重要基础,美国输往新加坡的商品已享有20多年的零关税待遇。”
他说,新加坡决定不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也不会启动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这样做会推高进口商品成本,最终由企业与消费者买单。”
针对媒体询问新加坡政府是否会要求美方就违反自贸协定条款做出正式解释,颜金勇表示,目前正收集更多信息,不排除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
他说:“今天只是宣布的第一天,我们会保持开放心态,寻求更多了解与澄清的空间。”
不过,他强调,新加坡将通过与美国当局多层次接触与对话,厘清对新加坡出口的误解或疑虑,并寻求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
颜金勇也提醒,美国对新加坡的税率设是各国中最低的一级,但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不容小觑。
他说:“随着更多国家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争端可能螺旋式升级,最终引发全球贸易战。这不仅会打击供应链信心,也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他说,政府正在重新评估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但指出目前仍属初期阶段,须待更多信息明确后再决定是否调整官方预测。
谈到美国征收关税的新加坡家庭和企业的影响,颜金勇指出,在今年和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已为企业和家庭提供相当力度的支持措施。
他强调:“我们会持续监测局势发展,在有需要时推出更多援助,协助企业度过挑战。”
他说,这些支持将涵盖广泛领域,包括协助企业转型、培训员工、开发新产品和拓展新市场,确保我国经济在不确定时期保持韧性。
此外,在区域合作方面,颜金勇指出,新加坡将加强与东盟及其他自由贸易伙伴的合作,目前已与3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定,并积极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太平洋联盟(Pacific Alliance)等合作框架。
他透露,东盟成员国即将完成产品贸易协定升级谈判,并推动数字经济框架协议进展,为企业开拓新市场、应对供应链转变提供助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