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成本剧增,政府已经支付了百亿补贴,用户也支付每千瓦时27仙的附加费,这样沉重的开销负担,能让在热到半死的大马,更快速转向太阳能发电吗?这又是另一个专业技术活儿了。
ADVERTISEMENT
电费一起再起,难免让人对国能发问:你家发电成本到底有多贵,才会一直起价?
我找到大马能源委员会在2019年的报告,里面有段文字这样写:马来西亚主要发电方式,是以燃烧煤炭与天然气,从中获取电能的火力发电为主。
至于时下很夯的“绿色能源”,如水力、风力、太阳能发电,我们都有。报告里记载,燃烧煤炭和天然气的发电比率,分别是43%与39%,单是这2种发电方式就占了82%。
那个在肯逸湖的水力发电站,则只贡献15.6%的电力,而且成本不便宜,不过报告没有写出水力发电的成本。
煤炭与天然气有多贵?这2种原料有国际大国在操盘,任何国际走势、战争、疫情、还是谁家领袖不高兴了,扣押住不给货了,都能让这些发电原料价格飞涨。国能以每吨逾200美元,或约880令吉来买煤炭;原油价格也已经冲破每桶113美元(约498令吉),确实不便宜。
每发一度电,国能得用多少成本,还没加上其它费用和盈利,真抱歉,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只有笼统的说:大马的发电成本中,65%以上为燃料费用,而以燃烧煤炭和天然气做为发电的大马,则供应了半岛93%的电力需求。
每度电该卖多少钱,还真是一门定价学,在不同地区、属性、家用商用的用户,都得交不一样的电费,这里面还有政府必须投入的津贴,否则家用电费肯定贵森森。
再精细的电费计算法,还是让我们拿到电费单时吓了一跳,“怎么突然这么贵了?”但是,官方并不是因发电成本增加而调涨电费,或者减少津贴,这一次的电费调涨,是因为服务税变8%了,造成约129万用电量超过600千瓦时的家庭用户,每月须多付数十令吉的电费。
接下来会不会再调涨电费?成本合理转嫁(ICPT)或回扣会不会又减少?人人都不太乐观。
涨价,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心理恐惧增大的词,水电费又是日常成本,任何幅度的涨价,都将引发连锁效应,尤其在物价频频升高,工资却不能跟上的年代,更加深了对涨价的成见,并把怒气转移到政府。
能责怪他们“格局太小”、“用电不懂电费”、“算少了,其它国家更贵”、还是“嫌贵啊,自己装太阳能板发电咯,有多的还可以卖出去”等风凉话吗?
谁家的电费,是因8%服务税而起价了?国能所宣布的,约129万用电量超过600千瓦,将因此增加数十令吉电费的家庭用户,随口一问就有不少用户落在这个组别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一家四口以上,或者三代同堂,起居室与房间都有冷气、以及各种成日都待机的生活电器、滤水器、泵水摩多、热水器……每月220令吉以上的电费,是等闲事。
“这些用户不用再缴付成本转嫁机制(ICPT)下的附加费,但也不能享有有关附加费回扣,另交8%服务税,所以这类用户的电费会上涨12至32令吉。
“不过,半岛85%以上的用户都不受影响”,国能这样交代,用电量601千瓦时的住宅用户,电费将从现有的220令吉,调涨至232令吉,增加了12令吉。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国电价自2014至今未曾改变,分别只在于随发电成本波动,每6个月调整的ICPT附加费或回扣。年赚十亿的国能涨价在即,国家水务服务委员会(SPAN)也来“凑热闹”,从2月1日起统一调涨全国水费。
水电涨1仙,商家就有理由把物价抬高1令吉,这一波涨价潮,将会掀起多大的连锁反应,真是不敢去想像。
发电成本剧增,政府已经支付了百亿补贴,用户也支付每千瓦时27仙的附加费,这样沉重的开销负担,能让在热到半死的大马,更快速转向太阳能发电吗?这又是另一个专业技术活儿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