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8:00am 03/03/2024

安焕然

边缘评论

肉骨茶

饮食文化

福建面

白胡椒汤

安焕然

边缘评论

肉骨茶

饮食文化

福建面

白胡椒汤

安煥然教授.不要怕輸給新加坡

不管是新加坡、吉隆坡福建面,還是新馬,都是爭鳴,亦是共生。新馬飲食文化有異同,各有創新和變化,我們應該相互欣賞,多交流,相互學習和吸收。

ADVERTISEMENT

我談飲食文化,很多時候不只是在談飲食,而更多是在談“文化”。飲食反映一個在地文化的傳承與演變,而人們對飲食的集體記憶和評論也反映這些人的認知及心態,亦反映一個國民素質的涵養和水平。

就以肉骨茶來說,我的認知,肉骨茶其實就是用肉骨和香藥熬煮的茶湯。而茶乃湯藥也。肉骨茶的茶湯,最初雖重豉油的良優,是福建和潮州人用香料藥材煮肉湯的改良和再創造。但經新馬各地的在地演化,其湯色是黑是白、濃濁清淡與否,端視各家有各自的“妙處”和秘方。潮式肉骨茶和福建式肉骨茶的烹煮又與其各自的飲食文化本源有關,各有堅持與喜好。當然這其中也各有參合,是飲食文化的常態,沒有什麼好爭執誰的才是正宗。

但肉骨茶之所以成為“國家”議題,又常與把鄰國新加坡當假想敵有關。政客和酸民常會以“很生氣”新加坡“搶”了我們的肉骨茶,卻不問新加坡是憑什麼本事成功打造其“新加坡肉骨茶”品牌的。我們只會說我們的肉骨茶藥材味重,才是正宗,“小島新加坡”只是“白胡椒湯”,沒得比。像這樣的大馬言論,講多了只能顯示我們的無知與傲慢。

新加坡還有一道炒福建面,也是白色的。我曾經寫過關於1940年代新聞報道新加坡飲食有“福建三絕”:福建炒麵、肉骨茶和福建蝦面。想說的是,若你去新加坡點福建炒麵,一般也是添加海鮮的炒粉面,端上來,白色的。配上sambal和酸柑汁,好吃。

我現任教於中馬的新紀元大學學院,學校食堂煮炒檔老闆平時愛研發,最近新增了菜單,多了一道“海南米粉”。我這個海南佬聽都沒有聽過,好奇,就問東問西。老闆說那是他研發的,就是從新加坡福建炒麵的變化,改成炒米粉。炒出來也是白色的,帶酸(放了酸柑汁)。但創了這道炒粉又不懂要叫什麼,突發奇想就叫海南米粉。食堂老闆還說他也有賣新加坡福建面,但他不敢在雪隆地區放這個名。所以在菜單上食堂老闆發揮了“文創”,寫成“(白)福建面”。太有趣了。我的理解,感覺“大馬中原人”在料理上總是對“新加坡”很感冒,就像我們的足球隊,輸給誰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輸給新加坡的心態那樣。

上網找食譜,這樣寫:“採用黃色的麵條和米粉,加入蝦仁、花枝、雞蛋、豬肉、豆芽等食材一起反覆翻炒,再淋上豬骨蝦湯燜煮一會即可出鍋食用。”這道新加坡福建面,其實在海峽對岸的新山也很普遍。應該是從新加坡傳入的。好吃的關鍵,我認為主要是其料理時蓋鍋燜煮這道工序。但這道(白)福建面在“大馬中原”雪隆地區很少見。這裡的福建面都是“黑黑”的。

其實都好吃。各有特色。黑白通吃。不管是新加坡福建面、吉隆坡福建面,還是新馬肉骨茶,都是爭鳴,亦是共生。新馬飲食文化有異同,各有創新和變化,我們應該相互欣賞,多交流,相互學習和吸收。

這一點在大馬半島南端的新山就能體現。既有黑黑的福建大祿面,也有白色的新加坡福建炒蝦面,隨君選擇,各有所好。新山人對新加坡的心態就很不一樣了。很平常心。不用害怕輸給新加坡什麼,也不用擔心新加坡會搶了什麼。雖有競爭,但“新新關係”更多時候是共生同旺的關係。我們應該要超越李光耀與敦馬哈迪的年代和思維。大馬人,告別馬哈迪時代吧!

當然,說起新山飲食,卻是很多北部來的大馬人很不能恭維的。只能說很多時候是在地口味和飲食習慣的問題。舉新山的雲吞麵為例,份量一般比雪隆地區少,但食閣環境相對比較衛生,座位擺設格局較寬敞,天花板比較高,來吃飯喝茶不用急也不用趕,較自在,舒服。我沒有講有多好吃,卻是新山人的集體記憶。新山傳統雲吞麵的叉燒,是刀功一流切得薄薄“染紅”的瘦肉(上來雪隆工作了才會懂得懷念),醬拌幹撈麵條顏色也較淺偏白。其實你不能說它沒有味道,懂得加辣的,那是錦上添花的“夠辣”。

都是雲吞麵,南北(甚至東西)大不同。這裡面也包括飲食習慣,生活認知,工作生態,處事態度,地域文化的異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