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線上口譯工作,日前為英國一家律師行翻譯,他們正在處理一對香港夫婦在倫敦買房子的合同手續。我們三方視訊開會,倫敦的律師行,香港的夫婦,還有遠在馬來西亞的我……
ADVERTISEMENT
隔壁鄰居正在裝修房子,施工的噪音影響了居家上班的我。尤其這幾天工人在拆除舊瓷磚,強勁的電鑽聲震動牆體,戴上多大的耳機都沒法隔音。英文有句形容詞叫“get on someone’s nerves”,字面解釋是“觸及某人的神經”的意思,被碰到神經肯定會受不了,用以形容這種讓人煩躁不安的噪音再適合不過。
昨天路過看見裝修佬帶著工人前來,好奇問對方,房東是要賣房子嗎?裝修佬搖搖頭說,房東不賣,是房東的兒子要將老舊的公寓單位翻新出租。
這單位空置了好幾年。最後一批租客搬走後就空置至今,也不見有人來打掃。直到去年外牆發黴長青苔,管理處才發現是屋頂漏水,單位內潮溼一片慘不忍睹。
這公寓單位約莫一年前就掛上了“吉屋出售”的紅色布條,當時我們看了不禁莞爾,這布條掛在公寓單位門口,看到的不就僅僅是同一層左鄰右舍幾戶人家?倒是這一年來不少來做做客的朋友感興趣,打了電話過去詢問售價,結果房屋經紀態度頗為冷淡,說房東只租不賣;問她租金,她講出一個數字,我認為以屋況來說並不合理。她支支吾吾半天又補上一句,如果你們真的要租,房東需要先“稍微”維修。
什麼“稍微”維修嘛,根本就是大工程。
有個愛聊八卦,掌握很多小道消息的鄰居私下透露,這房東是來自巴生市的有錢人,“他根本不缺這個錢!房子是留給他兒子收租啦。”這個富二代,命真好。
我的線上口譯工作,除了醫療服務偶爾也會應客戶需求而涉略其他領域。日前為英國一家律師行翻譯,他們正在處理一對香港夫婦在倫敦買房子的合同手續。我們三方視訊開會,倫敦的律師行,香港的夫婦,還有遠在馬來西亞的我。
年邁的香港夫婦正在辦理移民手續,人沒到,錢先到,在倫敦郊區買了房子準備跟一對子女展開新生活。
去年底讀到一則新聞,自英國推出BNO簽證以來,至今已有逾16萬香港人前往英國,港人隨機成為英國物業最大海外投資者,高達13%,市場股價高達108億英鎊。
看來這對香港夫婦也為英國經濟貢獻不少,我一邊翻譯倫敦吉屋的天文數字售價,一邊看著律師向他們展示這高價出售的吉屋內內外外的圖片。
熒幕上的香港夫婦就像TVB電視劇裡典型的父母,打扮樸素,神色嚴肅。長得和汪明荃有幾分神似的妻子全程負責問答,緊張兮兮地向律師解釋他們匯款買房子的過程。圖片中的吉屋看起來寬敞舒適,不用翻新也無需敲瓷磚,吉祥又吉利,隨時可以入住,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這房子一定比他們在香港的房子大。
相關文章: 彭健偉/誰會住在曼谷市中心的對岸? 李系德/膠屐皮釘上“揸腰屐” 陳靜宜/溫暖生命的小食攤 May子/送禮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