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送餐員的公路意外與霸凌事件有上升的趨勢,令人擔憂。由於不少送餐員為了趕時間、接更多單,因此給人的印象是魯莽駕駛、低頭看手機、闖紅燈、在路上飛馳。
ADVERTISEMENT
送餐員每天都面對道路安全風險,特別是在雨天路滑和交通擁堵的情況下更為危險。由於送餐員人數在近年來激增而導致惡性競爭及影響他們的收入,所以送餐員為此更是搏命送餐,只為了可以賺取更多的收入。
一些送餐員在還沒完成一單任務前就急於接下一單,因此一邊行駛一邊看手機應用程序,這可能釀成交通意外。
筆者就曾經被一名送餐員無故撞上,而損失近千元的修車費。當時筆者緩慢的從油站駛出,一名低著頭看手機的送餐員飛速撞上我的車,因為距離太近所以他根本來不及剎車。
儘管我有行車記錄儀證明該名送餐員魯莽駕駛,但調查的警員說事故是在油站範圍內發生而不受管轄,所以報警後也不了了之。
讓人氣憤的是,該名華裔送餐員事後連一句對不起也沒說。我也嘗試聯繫他,索取部分修車費用, 但他還囂張地說我騷擾他,聲稱他沒有法律責任並且要報警告我騷擾他。
事後筆者也向該名送餐員服務的公司投訴,但也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筆者可以理解一些送餐員在高度壓力緊繃的狀況下容易感到焦慮與憤怒,所以才會魯莽駕駛,甚至發生打人事件。可是,從交通安全和公路使用者的權益來說,每個交通使用者都應該得到相對的保護,而不是受害者自我承擔被撞的風險。
因為摩托保險不覆蓋汽車的索賠,所以導致許多被撞的轎車要自己承擔修車的費用。
有鑑於此,其中一個從源頭解決送餐員過剩的方法是制度化送餐員的工作時間(每位送餐員只可以在特定時段送餐),或者提高送餐員的入職要求以控制送餐員的人數。
再者,筆者認為外賣平臺不可置身事外,應該履行相應的賠償責任後向送餐員進行追償;而送餐員必須為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買單。這雙向的保護機制能夠保護送餐員及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全與權益。
期望有關當局與送餐平臺聯手進行全面的檢討,改善送餐員及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全,避免更多人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