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8日综合电)日本漫画家鸟山明因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辞世,享寿68岁。医生表示,急性硬膜下血肿并不常见,临床上较常见的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一开始不会有特别症状,血肿长大才会渐渐出现手脚无力、行动缓慢等症状,而许多长者跌倒后2、3个月才慢慢出现这情况。医生特别提醒,长者若跌倒,在这段时间内要多加留意,及时就医。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新北市立土城医院副院长、长庚大学医学系神经外科教授魏国珍受访时指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半是外伤或自发性脑出血,也可能与脑部血管异常或是中风等情况有关,高风险族群包括年纪大、高血压、肾功能不好或是有糖尿病等共病患者。
ADVERTISEMENT
魏国珍说明,比方说之前受伤,但没有太在意,血块刚形成时没有特别症状。随著时间过去,血块越来越肿、越来越大,才会开始手脚没有力气,造成行动不便。由于长者本就行动缓慢,更难发现和判断,因此就要从其他地方观察,包括有无酒瘾导致跌撞、是否有外伤病史。
他提醒说,当长者意外跌倒,血块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出现,2、3个月内都要多留意。如果有早期发现,通常只要在头骨上打两个小洞,“像开罐头一样”,把血水引流出来,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碍。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怎么发生的?
根据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卫教资料指出,硬脑膜下血肿是头部受伤后可能发生的一种靠近脑部的出血,最快出现的症状是头痛和言语不清等,但症状也可能在几天到几个月后出现,若不马上就医,很可能危及生命。
约有四分之一的各种头部受伤会发生硬脑膜下血肿,其他可能的危险因子还包括服用抗凝血剂、血友病等。高风险族群则是65岁及以上的长者和婴儿。
硬脑膜下血肿的征兆和症状包括:
头痛无法消失(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通常很严重)。
恶心和呕吐。
言语不清(构音障碍)。
视力发生变化。
头晕。
平衡问题或行走困难。
身体一侧无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