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DA的衰弱、巫青團的沉淪,昭示老人政治仍然是主導者,國家無法撥開雲霧見青天。

馬來政治必須由年輕人領航,才有可能讓國家擺脫種族和宗教泥沼,可是年輕的馬來政客自己也陷入了困境。
國盟主席慕尤丁披露,國盟將在齋戒月過後巡迴各州演講,並已邀請大馬民主聯合陣線(MUDA)麻坡國會議員賽沙迪助陣。表面看來,年輕的賽沙迪獲得國盟的重視,實際上是國盟想要利用他“開明中庸”的形象,來拉攏非馬來選民。
可悲的是,中庸的年輕人政黨在政壇沒有一席之地,已經淪為點綴的角色。MUDA從被高度期望,到無關緊要,反映要開拓年輕人政治疆土並不容易。
原本老人主宰國家政治的局面已經令人生厭,但MUDA的表現卻開高走低。2022年3月的柔佛州選舉及同年11月的第15屆大選,MUDA與希盟合作,只贏得1州1國;去年8月6州選舉,MUDA以第三勢力參選19個州議席,卻全軍覆沒,還丟失按櫃金。這殘酷的告訴MUDA,政黨需要基層,不能靠漂亮的口號。
MUDA無法獲得更多年輕選票,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定位和決策錯誤,如果MUDA一開始,就以獨立姿態出擊,而不是依附在希盟身上,那麼它就能夠成為真正的第三勢力。雖然獨自出徵並不容易,但至少它的立場鮮明;去年9月才撤回對團結政府的支持,為時已晚。
其次,許多年輕馬來人因為種族和宗教因素,以及身分認同而支持國盟,這擠壓了MUDA的生存空間。如果MUDA無法擊敗國盟的論述,它就無法成為第三勢力。
第三,非馬來選民因為懼怕國盟,特別是伊黨執政,而不敢分散選票,支持MUDA,以致它在兩個陣營的激烈對戰中,成為犧牲品。去年雪州選舉,MUDA就被指分散選票,導致希盟輸掉了雪州雙溪甘迪斯州議席。
在賽沙迪因為貪汙指控罪名成立辭去主席職後,MUDA要爭取成為主流政黨更不容易,但不與其他政黨聯盟“同流合汙”是對的,比如MUDA代主席阿米拉愛莎否認,財政部前部長敦達因資助或提供任何資金給該黨,也否認有關前首相敦馬哈迪的“得力助手”,是該黨最大貢獻者的指控。在慕尤丁宣稱邀得賽沙迪為國盟巡迴演講助陣後,MUDA也迅速澄清沒有參與國盟的巡迴活動。
MUDA必須打破年輕人受到政黨牽制、思維保守的社會氛圍,才有生存及茁壯成長的空間,因此它必須譴責任何極端的政治主張,以及不民主的決策,並且積極在草根開展政治教育,遏止極端思維,這才能贏得口碑、建立其品牌。
年輕及開明的政黨遭遇困難,而老牌政黨的青年組織卻不思長進,仿效老政客炒作種族課題,說的就是巫青團長阿克馬。
阿克馬作為團長,理應設法為母體爭取年輕選民,但他卻錯誤示範,為已經是烏煙瘴氣的政治氛圍添加毒素。
阿克馬的言行,讓人想起巫統掌權時歷任團長的作風。例如,1987年爆發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