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3:29pm 11/03/2024

油炸鬼

李系德

陈年旧事

豆浆油条

咸煎饼

夹粽

马脚

油器

炸两

李系德 | 油炸鬼 鹹煎餅 夾粽 馬腳

剛從大油鑊炸好撈上來的最好吃,令人甘於冒著嘴唇燙到起泡的風險先嚐為快,這時它依然帶有“卜卜脆”的口感,吃來過癮。有人愛把打橫切成一塊塊的油炸鬼放進熱粥或肉骨茶裡,浸泡得軟綿綿,別有一種特殊口感……

Fkxx20240311tlk1
本地最普遍的油器:馬腳(左起)、夾粽、甜味與鹹味鹹煎餅、油炸鬼。(網絡圖片)

我喜歡吃鹹香油炸小食,俗稱,最具代表的當然是油炸鬼和鹹煎餅囉!吉隆坡賣這些“煎炸嘢”的檔攤很多,小時候住在半山芭,最常幫襯晚上在為食街擺賣的那檔,近年則去蕉賴的康樂油條。

ADVERTISEMENT

剛從大油鑊炸好撈上來的油炸鬼最好吃,令人甘於冒著嘴唇燙到起泡的風險先嚐為快,這時它依然帶有“卜卜脆”的口感,吃來過癮;不會像粵語俗語中的“隔夜油炸鬼”那般“冇曬火氣”還韌到咬不開!有人愛把打橫切成一塊塊的油炸鬼放進熱粥或肉骨茶裡,浸泡得軟綿綿,別有一種特殊口感,而且吸滿鮮粥濃湯,格外美味!

據說中國人最早吃油炸鬼,是基於痛心南宋英雄岳飛被奸相秦檜害死,遂以麵粉製成象徵秦檜夫婦的“孖公仔”用熱油炸熟來吃,藉以洩憤;本來叫“油炸檜”,後來變音成“油炸鬼”。“奸人檜”雖然可恨,卻間接造就油炸鬼流傳千古,對發揚中華傳統美食是否也算略有貢獻?

廣州人發揮創意,用豬腸粉包裹著油炸鬼,切成一段段,名為“炸兩”,加上芝麻和豉油,內脆外滑,甚受歡迎。臺灣人喜歡把油炸鬼配甜豆漿或鹹豆漿當早餐,合稱“豆漿油條”。以前我去臺北旅遊時吃過,驚見他們油條的“曬士”大得誇張,像“巨無霸”般的大碌夾長,不禁懷疑自己的腸胃是否能裝得下!

油條雖好吃,但“老油條”卻是個含有貶義的外號,指此人世故滑頭,對同事恃老賣老,且似患“職場疲憊症”,慣於偷懶耍滑,正如香港人所說的“Old Seafood”(不是“老海鮮”,而是“老屎忽”)。

至於鹹煎餅,外形圓圓扁扁是其特色。小學時,同班的表姐說馬來Cikgu梳的髮髻很像一個鹹煎餅,我留心細看,果然形容得貼切,真佩服她觀察入微。中學時有個男同學臉形渾圓,五官扁平,竟有人為他取個外號叫“鹹煎餅”,也的確抵死!

鹹煎餅的製作,有加南乳和五香粉,使它上面顯現一條螺旋形深色條紋,吃時香香鹹鹹,十分好味。另一款裡面改放甜甜的紅豆沙餡料,是另一番誘人風味,但卻沒有改稱“甜煎餅”。

夾粽是把甜味糯米飯填塞在麵粉上油炸而成的油器,可能因為用料有糯米飯,遂以“粽”名之;這似以鹹煎餅包夾著粽子,名副其實就叫“夾粽”了。但我卻不是很喜歡吃夾粽,不知是否覺得“夾粽”諧音像 “甲狀腺腫大”的簡稱而心存畏忌?

還有一種好料,把兩條長形麵糰的頭端和尾端連在一起來炸,中間形成一個洞,形狀像個馬蹄,所以叫“馬腳”。(經常吃的人,做秘密事情會易於“露出馬腳”嗎?)其外側塗有糖漿,味道略甜,口感比油炸鬼脆硬。

在香港,形狀類似馬腳的油器卻另有名稱,叫“牛脷酥”。牛與馬總似形影不離,俗語有“騎牛搵馬”,又有“牛耕田,馬食谷,老豆賺錢仔享福”,鬼差叫“牛頭馬面”,港馬兩地的油器卻是“牛脷”對“馬腳”,相映成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