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分別跟兩位很久沒見的朋友訊息話舊,並相約找一天吃飯。為什麼突然聊了起來,因為我去確認她們的社媒賬號是不是被冒用了。
ADVERTISEMENT
其中一位罕見地在我的限時動態留言,覺得不尋常,跟同學要了她的電話WhatsApp問是不是她,果然真是她,純粹因為久沒聯絡而留言,沒想到嚇著我了。確認過程中,我也怕她懷疑而透露了些我們共同知道的事,但又鬼打牆地多想這應該是她吧?幸好,千真萬確是我朋友。
另一位朋友,則最近在IG追隨我,我也不記得之前她是不是已是追隨者,但突然私訊問“How are you”就不對勁了。到臉書私訊她,證實了有人開假賬號冒充她,接下來就舉報和封鎖解決了。
這讓我想起去年到清邁旅遊,通過訂房平臺預訂酒店的過程曾遇過的詐騙,類似這種詐騙手段新聞已經報道多次。
我遇到的情況是,下訂酒店之後,酒店曾在平臺私訊收到預訂(這是真實訊息)。後來兩星期後收到私訊,指無法證實信用卡,要求掃描附上的二維碼。在同一個訊息窗口,確實難以辨別真假,但一看到掃描二維碼,當然不敢輕舉妄動,差不多同時間,也有人WhatsApp自稱是酒店經理要確定預訂,兩封訊息都不同署名,查了那WhatsApp電話是德國號碼。
我都沒有理會這些訊息。從酒店官網電郵和填表格去查證沒有迴音,距離旅行的日期快到了,最後決定取消(我是選擇遲付款),轉到另一個訂房平臺訂過別家酒店。
到了清邁玩得很愉快,但我有放不下的偏執。安排時間走到原本要訂的酒店,向櫃檯人員出示那兩則訊息,確認了他們酒店沒有那署名的職員,他們也存下兩張截圖回去查證。
後來,收到該酒店經理的電郵,證實了是詐騙訊息,還感謝我讓他們知道,顯然他們不知賬號被駭。雖然無緣住這家酒店,卻總算找到答案。
是慶幸自己沒有中招。詐騙手段每天有新招,同事說我還會花心思去查證,也許是個性有點偏執,加上體內的記者魂。大局是改變不了的了,只是在能力範圍用一點時間,找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相關文章: 梁靖芬/有意思 夏靖柔/關於吃這件事 李系德/“貴价芝”九層糕與雀仔蛋 阿薊/像極了湯泡粥的Moi sup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