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文中,不難發現瑞典人看待永續發展,不單著重在自然生態,更像是一種生活哲學。他們親近大自然,熱愛戶外運動,每日都要和三五好友“FIKA”一下,一起喝咖啡、吃甜點,享受忙碌中短暫的放鬆時刻。
當地一句諺語:“Lagom är bäst”,意思是不多不少剛剛好,形容的便是瑞典人看待生活的態度。無論在工作、生活、身心或物質的追求,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凡事保持警惕”“不過度消費”,或許是這樣的態度,讓瑞典能夠邁向永續發展的最主要原因。
ADVERTISEMENT
目標11: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SDG 11: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 |
Lagom,剛剛好的生活哲學,在瑞典隨處可見。
或許從瑞典最盛名的家居設計來理解,最合宜。具備北歐風格的乾淨利落,瑞典設計師堅持極簡、實用和可持續理念。實用為王,追求“永恆”(timeless)的理念,便是Lagom家居風格的重要特質。
“我們要做的是一件好的傢俱,能夠用很久,並只是長得好看但不實用。” 前文提及的傢俱店Gärsnäs,執行長安娜·克羅比(Anna Klockby)的理念之一。去年,他們接獲瑞典外交部的委託,為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ECOSOC)會議廳設計椅子。
|
適時享受 不用力過猛
無論在瑞典的家裡、學校或工作場所,人們都會安排一場Fika時間交談、增進感情。工作不用力過猛,適時享受與親友的悠閒時刻,這裡的人相信,這才是讓生活永續的最佳方式。
斯德哥爾摩時尚區服裝交易會執行長海倫娜·韋克(Helena Waker)表示,目前瑞典企業非常關注的社會永續( social sustainability),她舉例:“瑞典戶外品牌Houdini鼓勵員工以搭火車取代飛機的方式度假,他們可以由此獲得額外假期。”至於冬季鞋子品牌Icebug,明文規定員工使用上班時間到戶外走走。
在該公司服務7年的埃梅莉·貝克曼(Emelie Beckman)表示,Icebug的創辦理念時鼓勵人們走出戶外,感受樹林裡的自然芬多精。
“每週三天,我們有數個小時,完全不看手機、不回辦公室,就是到戶外走走。”她接著說:“我們的員工,有的也是家長,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公司讓人們在上班時間享有些許自由時間,你可以去桑拿、到樹林採蘑菇。由此,能夠減低工作的倦怠,同時也可以運動維持身體健康。”
大自然是成長的一部分
5天4夜緊湊的採訪行程,轉眼就要結束。即便吸收了當地人看待永續發展,仍想不通在東南亞剛起步的課題,在瑞典早成為教育的一環。在詢問之下,才得知除了在課堂傳授永續知識,到戶外與大自然接觸,也包含在學齡前教育。小溪、樹林、綠草地……當這些都是生活記憶裡的一部分,瑞典人又怎麼捨得看著家園被破壞?
若進一步探索當中原因,從瑞典的過去或許能領略一二。一百多年前,瑞典還是北方窮國。當地的嚴寒氣候,不如我國一年四季都有豐富的農作物。伴隨整趟採訪的瑞典駐馬大使,阿希姆·伯格斯特倫博士(Dr Joachim Bergström)分享,“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我記得我祖母不隨意拋棄東西,一件破掉的衣服,她都會一補再補。”
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善用資源、不浪費,在瑞典慢慢成了“剛剛好”的生活哲學。正是這樣的態度,全世界最幸福城市的排名中,瑞典始終名列前茅。
更簡單來說,減法生活,便是他們收穫幸福的方式,亦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相關報道:
【永續發展在瑞典/03】廢物變寶,與永續和諧共存
【永續發展在瑞典/01】Svenskt Tenn百年傳世設計,從永恆傢俱解讀永續藍圖
【永續發展在瑞典/02】低碳排木建築,為永續創造未來
延伸閱讀:
【逛博物館/01】你會逛博物館嗎?怎麼逛才不白逛一場?
【逛博物館/02】藉助科技互動,博物館也能很好玩
【逛博物館/03】博物館空間,如何化身說故事高手?
打开全文
無論在瑞典的家裡、學校或工作場所,人們都會安排一場Fika時間交談、增進感情。工作不用力過猛,適時享受與親友的悠閒時刻,這裡的人相信,這才是讓生活永續的最佳方式。
斯德哥爾摩時尚區服裝交易會執行長海倫娜·韋克(Helena Waker)表示,目前瑞典企業非常關注的社會永續( social sustainability),她舉例:“瑞典戶外品牌Houdini鼓勵員工以搭火車取代飛機的方式度假,他們可以由此獲得額外假期。”至於冬季鞋子品牌Icebug,明文規定員工使用上班時間到戶外走走。
在該公司服務7年的埃梅莉·貝克曼(Emelie Beckman)表示,Icebug的創辦理念時鼓勵人們走出戶外,感受樹林裡的自然芬多精。
“每週三天,我們有數個小時,完全不看手機、不回辦公室,就是到戶外走走。”她接著說:“我們的員工,有的也是家長,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公司讓人們在上班時間享有些許自由時間,你可以去桑拿、到樹林採蘑菇。由此,能夠減低工作的倦怠,同時也可以運動維持身體健康。”
大自然是成長的一部分
5天4夜緊湊的採訪行程,轉眼就要結束。即便吸收了當地人看待永續發展,仍想不通在東南亞剛起步的課題,在瑞典早成為教育的一環。在詢問之下,才得知除了在課堂傳授永續知識,到戶外與大自然接觸,也包含在學齡前教育。小溪、樹林、綠草地……當這些都是生活記憶裡的一部分,瑞典人又怎麼捨得看著家園被破壞?
若進一步探索當中原因,從瑞典的過去或許能領略一二。一百多年前,瑞典還是北方窮國。當地的嚴寒氣候,不如我國一年四季都有豐富的農作物。伴隨整趟採訪的瑞典駐馬大使,阿希姆·伯格斯特倫博士(Dr Joachim Bergström)分享,“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我記得我祖母不隨意拋棄東西,一件破掉的衣服,她都會一補再補。”
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善用資源、不浪費,在瑞典慢慢成了“剛剛好”的生活哲學。正是這樣的態度,全世界最幸福城市的排名中,瑞典始終名列前茅。
更簡單來說,減法生活,便是他們收穫幸福的方式,亦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相關報道: 【永續發展在瑞典/03】廢物變寶,與永續和諧共存 【永續發展在瑞典/01】Svenskt Tenn百年傳世設計,從永恆傢俱解讀永續藍圖 【永續發展在瑞典/02】低碳排木建築,為永續創造未來 延伸閱讀: 【逛博物館/01】你會逛博物館嗎?怎麼逛才不白逛一場? 【逛博物館/02】藉助科技互動,博物館也能很好玩 【逛博物館/03】博物館空間,如何化身說故事高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