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12:00pm 13/03/2024

渔业局

原住民

粮食安全

人造礁

Pulau Carey

玛美里族

凯利岛

Mah Meri

捕鱼守则

国家渔业发展局

【守護海洋/01】小漁民祖傳智慧,守護海洋未來

作者:黄秀铃 翻译:梁洁瑜
拉努扎(左)展示一塊漂白後的傳統樹皮布。

為了管理馬來西亞海岸與海洋,我們通過法律設立保護區,但其管理有待改進,而讓擁有傳統智慧的社群參與是其中的方法。隨著沿海地區開發、漁產減少,小漁民紛紛丟失生計,捕魚傳統智慧也隨之消失。然而,這些智慧卻是保住他們的漁業與文化認同的關鍵。

作者:黃秀鈴(轉載自《Macaranga》網站)
翻譯:梁潔瑜
圖:《Macaranga》網站提供

ADVERTISEMENT

一張張拍立得整齊地釘在板子上,上面展示著各式各樣的漁獲。其中,有個滿臉笑容的男人,手裡提著15公斤重的巨型石甲魚,彷彿在炫耀:“快看我抓到的魚!”

每張拍立得都標註了日期、編號和魚種。這是雪蘭莪州凱利島()的瑪美里族(收集回來的第一批漁獲資料。他們負責提供資料,再由扎魯(Zarul anak Miring)整合。

瑪美里族漁民記錄了捕魚經驗和計算魚量。然而,這樣到底能否幫助他們守護自己的文化和認同,還有保育漁場以維持糧食安全?

染色棕櫚葉編成的魚,製成鑰匙圈。

漁民收集來的資料將提供給馬來西亞漁業局(DOF)一項研究項目,以記錄原住民社群流傳下來、與在地海洋生態和漁業相關的傳統智慧。國家漁業局漁場保育及保存部官員依扎瑞納(Izarenah Md Repin)說:“我們得先了解他們有多么仰賴海洋資源。如果他們完全是賴以生存,而且好些區域對他們具有重大的文化及精神意義的話,那我們就該考慮保護這些地區。”

小漁民或手工漁民(artisanal fishers)如瑪美里族,一般會在河流或離海岸約5海里(約9公里)的範圍內捕魚。他們佔西馬半島漁民的60%,是沿海貧困地區以及上下游小本生意的主要社會經濟支柱,卻經常遭到漁業管理政策的排除。

事實上,小漁民世世代代累積和傳承與大自然共處的智慧。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A),他們“在管理、修復、保育及守護海洋資源及生態系統方面,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瑪美里族就是這樣的原住民群體。雖然他們以木刻、編織、表演、文化儀式等藝術創作聞名,亦是經驗老到的漁民。

凱利島上共有5座瑪美里族村,扎魯就住在其中的雙溪古樓村(Kampung Sungai Kurau)。它坐落在最西邊,位置最為隱秘。村裡的小橋像手指般“戳入”在河口的紅樹林間。那裡也有政府建造的堤岸,防止海水上升淹沒村落。

扎魯指了指成堆的漁網說,現在,大家都用現代捕魚工具和汽油船了。儘管如此,他依然能夠一口氣念出各種傳統捕魚工具的名字,如竹製的、藤製的、短矛、魚籠如魯卡(lukah)或布布(bubu)。

長輩的智慧

扎魯的岳父拉努扎(Lanuza anak Layon)也是漁民合作社社長。他透露,過去,瑪美里漁民都會觀月出海,現在則靠華人農曆,“捕魚看潮汐,我們從月亮圓缺就能推測出潮汐漲退,也能從中得知能捕到什麼魚。譬如,我們在某一天,看到這樣的潮水,就會知道能捕到更多蝦。”

跟隨長輩出海,是瑪美里族漁民傳授捕魚經驗歷年不變的方式。這裡的男男女女都會捕魚。現年三十多歲的扎魯提到,他10歲就跟父親出海。至於拉努扎,他自小在城裡長大,結婚後才回到村裡,跟隨岳父岳母學捕魚,當時他已19歲。現年逾50歲的他說,“我也會自己觀察潮汐漲落及辨認魚種。”

村裡的男男女女都會出海捕魚。

從古至今,瑪美里族人都離不開出海捕魚。“我們每天都一定要吃魚,”扎魯強調。“捕多少就吃多少。多出來才拿去賣。”若當天捕不到魚呢?“我們會吃自己種的蔬菜和薯類。”

與其他沿海漁民族群一樣,海產是他們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蛋白質來源。

不過,隨著漁產減少,他們也需調整捕魚方式。他們的親身經歷與馬來西亞漁產數據相吻合:漁獲在不到60年內大幅下跌96%,變化十分驚人。扎魯憶述道,“以前的漁獲多到船都快沉了。”但自從“老虎網”(pukat harimau或拖網捕撈)大約在2007年出現後,漁獲就開始減少。拖網捕撈是惡名昭彰的捕魚方法,嚴重影響海洋甚至沿海一區的生態。

不僅如此,拉努扎還說,現在的潮汐也不一樣了。“我們以前能預計在某個時間能捕到某種魚,現在就不行了。”

小漁船不敵大貨輪

況且,這裡還有規模甚大的西港(Westports)。它就坐落在凱利島鄰島上,是中馬主要貨運港口,也是全東南亞第二繁忙港口,還自詡其成功是佔有“優越的地理位置”。

對瑪美里族漁民來說,這座港口的地點卻帶來許多問題。

他們世世代代都在這片海域裡捕魚。不過,自從西港在1994年開始運作後,數層樓高的貨輪每天在海上來來往往,與漁民的小船擦肩而過,危及單艘出海的漁民。扎魯說,“現在,我們會5艘船一起出海,以保安危。”此外,他們也被迫開到更遠、更陌生的海域捕魚。

著名的迷你瑪美里木面具,製成鑰匙圈。

瑪美里族祖傳地遭到油棕園及度假村發展侵襲的問題備受媒體關注,但相較之下,他們的漁場受到威脅卻幾乎無人問津。

即便如此,島上近期辦的瑪美里節,卻明顯體現出這個族群的文化,與海洋資源的密切關係。市集擺賣各種手作──有貝殼製成的小玩意、鑰匙圈,傳統用棕櫚葉編製成的螃蟹、水母、鱟(也稱馬蹄蟹)等裝飾品。訪客興致勃勃地購買一包包剛捕撈上岸的蛤蜊、竹蟶、花蟹, 鱟及各種魚類。

捕魚智慧消失

拉努扎表示,對他們而言,隨之消失的捕魚智慧,才是他們的文化隱憂。“我們的孩子連貝類(siput)和馬鮫魚(tenggiri)是什么都不懂,連紅樹都不認得。Z世代整天只會跟科技待在一起。”

扎魯井然有序地記錄瑪美里族漁民、漁獲和工具的資料。

漁業局研究項目主管嘉麗娜博士(Dr.Jarina Mohd Jani)來自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UMT),她表示,恢復實踐這些珍貴卻瀕臨消逝的傳統智慧,將有助於打造及管理可持續發展的漁業。她舉例,漁民在手工(unjang)範圍內捕魚時,已發展出一套自我管制的捕魚行為守則。

登嘉樓士兆沿海地區的小漁民曾一度廣泛採用這套規定。這是一套精密的捕魚制度,界定“擁有權”、邊界和報酬,旨在肯認漁民為設置人造礁所付出的辛勞。

士兆的人造礁以椰葉、樹枝及石頭製成並固定在海底。漁民會先備好材料,用繩子把它們捆綁好,開著小船把這個綁有石塊的裝置載到海上的所選位置,投放到海底時還得確保它不會漂走。設置人造礁能聚集魚群,方便漁民捕撈。由於任何在水中漂浮的生物體都會把魚吸引過來,這種做法非常有效。此外,在漁場耗竭之際,如此還能增加漁產資源。

由於設礁工作繁重,負責建設的漁民會被同行認定為那區的“礁主”,直到人造礁分解為止。其他人只需付礁主一筆酬勞,就可以在那裡捕魚。

自1960年,西馬半島和納閩漁業局將人造礁列為有利發展漁業的工具,以此持續推行人造礁計劃,並通過1985年漁業法令監管。此法令不僅會懲罰破壞人造礁的人,也與漁民傳統捕魚守則一致,會通過發放執照保護“礁主”。

不過,現在鮮有漁民實行這套守則。嘉麗娜解釋,一來漁民不再集體捕魚,而且漁業資源損耗、大船經常侵入小漁船的捕魚範圍,漁民也逐漸轉用科技偵測魚群。此外,政府現在完全接管制造及部署人造礁事務。這些計劃通常是客製化且規模巨大,其中一些還專門用以增加生物多樣性,所以也禁止捕魚。

條例模糊不清

嘉麗娜表示,人造礁規管條例不明確,漁民並不知道他們可以到哪裡捕魚,也不知道能捕多少。而且,漁民會使用圍網捕魚法在這些地區大量捕魚,大大違背了為小漁民投放人造礁的初衷。她續稱,“海洋資源,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資源耗竭,所以你才需要利用人造礁創建新的生態環境,但沒人在治理。政府自1990年就提倡社群漁業與人造礁應該緊密發展,但現實並非如此。”

因此,她呼籲政府恢復落實人造礁捕魚行為守則,重新打造及管理小型漁業。她還記得,政府於1980年代在登嘉樓開始投放現代人造礁時就曾這樣做,讓小漁民和其船隻參與其中,非正式地使他們成為“礁主”。

善用現成守則

嘉麗娜認為,恢復這套捕魚守則並不難,畢竟漁民能理解這些傳統概念,而且這屬於他們的文化。“大海本就不屬於任何人,但你若用心打造出一個捕魚區,那這區就是你的。”況且,若再增設捕魚指南,說明哪裡可以捕魚哪裡禁止,還能保育海洋資源。

“要善用資源就必須設限。人造礁捕魚守則主要幫助我們設下限制……如此一來,才能治理。”她繼續補充,一些地區仍在使用並改良人造礁,以發展可持續漁業。例如,東帝汶沿海漁民改良人造礁傳統設置後,捕到了高價的鮪魚。“他們獲得國家漁業發展局的支持。漁民也會遵循當地的傳統規定,以決定在哪兒投放裝置和捕魚。”這樣一來不僅能控制新資源的使用,也能減少糾紛。

人造礁也能與懸浮網(jaring tamban)搭配使用。在逆流中,隔著網快速把人造礁往船的方向收起,不知所以的魚兒就會隨之卡在網裡。(Parry, 1954)

在海洋漁產嚴重耗竭之際,馬來西亞小漁民的傳統智慧即可派上用場,管理及維持大海生態系統及糧食系統。漁業局官員依扎瑞納說:“我們不希望世代相傳的智慧就此失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也肯定這些漁民的角色,認為他們是“開創者,是確保糧食安全及消除貧困的主要推手。”

瑪美里族漁民扎魯說,“出海捕魚是我們的命脈。”

回到凱利島,扎魯繼續拍攝和記錄他的社群。可最近,政府又批准島上一項發展工程──建造大馬第三海港,一個比西港繁忙3倍的海港。

扎魯受詢時聳了聳肩,表示對此毫不知情。

無論發生什么事,他會繼續生活、繼續捕魚,“俗話說,原住民與大海永不分離。”

相關稿件:
【社區巡山隊/01】現代森林“守護神” 巡山員深入雨林護植物護動物
【海馬保育/02】全球共47品種,我國佔25% 活得比馬來虎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