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丹14日訊)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修補鞋子的鞋匠是一種身分低微且艱辛的職業,但是,卻有一名年輕人認為鞋匠是一門藝術,願意放棄健身教練的工作,轉當不畏風吹雨打的街頭鞋匠。
在關丹大街補鞋巷出現一名身穿無袖T恤和寬鬆褲子,戴著墨鏡和嘻哈裝扮的男子坐在鞋匠堆裡,他不是送鞋修補的顧客或遊客,而是名副其實的年輕鞋匠。
獲資深鞋匠指導手藝
根據馬新社報道,27歲的莫哈末阿當是關丹壁畫街鞋匠專區的街頭鞋匠之一,他在過去7個月來受到關丹一帶年長者,其中大部分從事補鞋20多年的鞋匠指導下,把學到的補鞋技術搖身變成了養家餬口的生計。
他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很多人不覺得他像是當地的鞋匠,大多數人反而以為他是把鞋子送去修補的顧客或遊客。
改變民眾低下職業看法
這名家中七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他對自己的外表感到滿意,他認為,通過這種裝扮和工作方式,可以吸引年輕人從事鞋匠,因為他認為鞋匠是一門藝術的工作,同時也改變民眾對鞋匠工作是低下職業的看法。
莫哈末阿當曾在吉隆坡擔任健身教練,但這份工作並沒有給他帶來像補鞋一樣的滿足感。
“我其實從小就接觸過手工藝術,當時我的兄弟姐妹們看到我的父親不僅擅長縫紉、補鞋、製作各種木製工藝品,還自創了‘Krafty Kays’品牌的鞋子。”
“爸爸以前是在路邊修鞋開始……從那時起,我認為這份工作很特別,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些技能,因此我想繼承父親的生意,但想在五角基這裡從底層做起。”
他說,許多人認為這項工作很容易,不需要精力,其實,修鞋領域和其他行業一樣也面臨著挑戰,要確保修好的鞋子耐用、質量好、讓主人穿著舒適。
“如果鞋匠具備縫紉和修補知識,情況就會大不相同。聽起來只是粘貼和縫製好像很容易,但要確保縫製和粘貼後的鞋子整潔、舒適是很困難的,因此我說這個是藝術。”
稱努力工作獲可觀收入
他認為,只要努力工作,這份職業就能提供不錯的收入,五角基這裡大多數‘otai’(老人)不僅能養家餬口,還能用街頭鞋匠的收入買房買車。
他說,鞋匠根據修補損壞鞋子的難度,收取15至60令吉收入,也難怪人們仍然選擇街頭補鞋匠而不是送到人工成本更昂貴的商店修補。
“慶幸的是,有一條專門的街道供街頭鞋匠謀生,因為這也讓想要補鞋的人和遊客更容易獲得補鞋服務。事實上,這裡(lorong cobbler)也是我接觸到從吉隆坡到來的常客,他們對我的工作成果感到滿意。”
他表示,希望更多年輕人進入鞋匠這個領域,那麼鞋匠工藝就不會被外國人給“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