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亚洲笔记

发布: 7:20am 16/03/2024

邱立本

阮经天

亚洲笔记

《周处除三害》

两岸三地

邱立本

阮经天

亚洲笔记

《周处除三害》

两岸三地

邱立本.两岸三地软实力三位一体

兩岸三地軟實力彼此交叉滲透影響,融成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靈光一閃,造就了三位一體現象,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贏得全球華人的鮮花與掌聲。

ADVERTISEMENT

软实力也许就是一种宗教,让信徒都分享那些感动人心的时刻。的软实力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彼此交叉渗透影响,早已是融成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灵光一闪,造就了三位一体的现象。

这次台湾电影在中国大陆火爆,一千万人民币(约一百四十万美元)的成本,却迎来了约超过四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背后是两岸三地的一次软实力合流的神操作。台湾的演员和故事背景、香港的编剧和导演、中国大陆的网络影评和“宏大叙事”,将一个似乎普通的警匪动作片,炼就成一部让十四亿中国人都感到耳目一新的作品,背后其实是“文化中华”的共通性,分享民间对“关圣帝君”的敬畏,也经历过邪教的风风雨雨,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对罪与罚的思考,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共情作用(Empathy)。

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台湾不少观众都是中国大陆电视剧《甄嬛传》的忠实拥趸,不断重看。《甄嬛传》已续三年在台湾“八大电视”春节期间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循环播放,流量一度高达四百多万次,成为宝岛的另类春晚,蔚为奇观,还被绿营一些评论批评说陆剧可怕,渗透到千家万户。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等也在台湾和香港流行,尤其年轻一代,都视之为美食与旅游的攻略指南,让自媒体的博主都在交换生命的碎片,也在交换创意的情报。像《周处除三害》开头男主角陈桂林猛吃的排骨便当,已经成为网络上炒作的美食,认为的吃相是最佳的吃播表现,创造了新的便当商机。

香港的影视都曾经在两岸大红大紫,从刘德华到周星驰,从武侠到警匪,都是票房保证。但近年香港电影欲振乏力,荣景大不如前,不过最近香港TVB的《新闻女王》电视剧由于题材新颖,揭开社会怪现象,在中国大陆大受欢迎,现已开始筹拍续集。

两岸三地的影视有很多互补之处,各有所长,从业人员也是惺惺相惜,识英雄重英雄。过去二十几年,在台北举行的金马奖,两岸三地的影坛精英都共聚一堂,切磋交流,乐也融融,但近几年在绿营上台后,却被泛政治化的议题所害,上纲上线,导致交流之门砰然关上,失去了两岸三地影视业深度交流的机会。

如今《周处除三害》的爆红,也引爆了新的机缘,两岸三地的资本力量,都不会错过这机会的风口,可以循此模板,进入一条全新的赛道,两岸三地各尽所能、发挥资源共享,又针对各地市场特色,各取所需,叫好又叫座,三位一体,赢得全球华人的鲜花与掌声。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20am 29/03/2025
邱立本.语言的政治与政治的语言

中國新一代說流利普通話,破除三百多種方言限制。印度有七百餘方言,靠英文溝通,但說流利英文人口只有一成。中國語言政治的勝利,對比印度政治語言的失敗。

语言是最大的政治。一国只有统一的语言,沟通无障碍,才能凝聚民意。印度的现代化之路,就是被语言的“碎片化”拖了后腿,不仅方言多,文字也多。中国则是历史运气好,方言虽多,但却有统一的表意文字,可以超越“十里不同音”的隔阂。

印度独立后的现代化发展,长期滞后,很多去印度观光的各国旅客,都被那些脏乱的情况所吓倒,经济的发展也大幅落后于中国,背后是社会治理的失败,而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原因复杂,但各方都认为印度种姓制度的歧视,划地自限,是严重内耗。

印度最巨大的内耗是方言太多,起码七百多种,各说各话。政府承认的方言与文字也有22种。知识界和专业人士靠英文沟通,但能说流利英文的人不到人口一成。

印度一些政客长期自我忽悠,说语言混杂是文化多元化的表现,彰显印度民主。但经济学者的研究则指出,一国之内民众无法沟通,会拖慢经济发展的步伐。

中国也历经语言分裂之苦,全国的方言估计有三百多种,但中华民族的福气则是文字统一,自秦始皇以降,书同文的传统,不绝如缕。汉字成为多元民族的黏合剂。历史上,即便非汉族入主中原,也被汉字和儒家文化经典所同化,从元朝到清朝,外族统治者都进入了汉字的天地,元曲和清代的诗词,都丰富了华夏文明,康熙主导的《康熙字典》、雍正的《大义觉迷录》、纳兰性德的凄美诗词,都惊艳中华文化圈。

中国的方言纷杂,但依靠着汉字的联系,让全国民众都可以心灵相通,广东人和山东人讲话“鸡同鸭讲”,但却可以为同一首唐诗而共鸣。这也是世界史的奇迹。1949年两岸分治之后,政治价值南辕北辙,但在语言政策上都一致,都力求“语同音”,无论是国语还是普通话,注音符号还是汉语拼音,都是殊途同归,让两岸人民的交流没有障碍。

这都是中国比印度优胜之处,今天中国的新一代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这样的“语同音”现象,其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记得多年前不同省份沟通的困难,发音不同往往导致各种的误会,但如今中国年轻人普通话标准,光听说话,往往分不清楚他们来自哪一个省份。这都是多年来“推广普通话”的结果,落实语音“全国一体化”。

今天印度不同地域的年轻人交流,常常有困难,识字率只有七成多,而中国识字率近九成八。这都是中国语言政治的胜利,也是印度政治语言失败的见证。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