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 kut teh就是bak kut teh。无需把bak去除,bak是无辜的。既然bakso马来社会早已接受,bak kut teh应该也没大问题吧!
ADVERTISEMENT
肉骨茶获国家文化遗产局列为国家物质遗产,有异声,当局忙解释肉骨茶的“肉”不是专指猪肉。政客和网民(不管什么种族)却也有不同声音,坚称肉骨茶的“肉”就是猪肉,政治人物和网民把精力耗在这里,一来浪费时间,二来还真像是一种“症候群”。有人诚惶诚恐,有人傲慢得很。
其实,肉骨茶的“肉骨”就“习惯性”来说指的就是(猪)肉骨。就像马来用语,你去点餐,来份daging的汉堡,自然给你牛肉汉堡,点餐员不会问你的daging是牛肉的还是鸡肉的。这只是习惯用语。用鸡肉取代猪肉,就叫鸡骨茶,不叫鸡肉骨茶。但素的肉骨茶一般就叫素骨茶,也有叫素肉骨茶,并不统一,大家却也看得懂,听得明白。当然你要翻译成马来文或英文时,可以自行定义。
这就像在印尼话语境里的bakpao,指的就是包子。不管什么饀料,都叫bakpao。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用语。朋友转告,若你去到印尼,鸡肉包就叫bakpao ayam,豆沙包叫bakpao kacang。至于用猪肉做饀料的叉烧包叫bakpao merah或bakpao babi merah,猪肉包则叫bakpao babi putih。既能沟通,也看得明白,没有问题。
再者,你若查印尼文版的维基百科bakpao词条,出来的解释亦明确指说:“Pao的意思是包裹,bak的意思是肉,所以bakpao的意思是包裹(含)肉。肉包通常含有猪肉,因为大多数华人(orang Tionghoa)都吃猪肉。但实际上bak的意思不是猪肉,而是肉。猪肉的发音是“tie bak”,但猪肉包不叫“Tie Bakpao”。”
另,在印尼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在印尼,bakso是指肉丸,牛肉丸叫bakso sapi,鸡肉丸叫bakso Ayam。而查印尼版的维基百科,指说bakso一词源自华人料理,是福建话(猪)碎肉的意思。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台南的肉臊饭,用台语或福建话念,肉臊与bakso音近,意思就是切碎的绞肉。然而,印尼平民美食bakso如今早已约定俗成了印尼平民美食肉丸的专有名词,此处的bak自然就不专指猪肉了。而且这种bakso(尤其是牛肉丸)在今天的马来西亚马来食档也是一道很普遍的食物。既然马来食档的肉和丸能称bakso,为什么bak kut teh的bak就一定要专指猪肉呢?虽然其源最初是以猪肉骨煮的药材汤,但饮食料理总有其多元的演变。如果说bak kut teh的bak一定是猪肉,那马来食档的bakso的bak又是什么肉呢?
又,bakmie是肉脞面,不一定是指(猪)肉脞面。因在印尼有鸡肉脞面,就叫bakmie ayam。既然人家印尼都这样开明了,这回马来西亚人可不要输给印尼呀!
大马肉骨茶列为国家物质遗产面对的杂音,近日的旅游部很忙,部长赶快向公众解释“bak”是指肉,不限于只指猪肉。旅游部还特地以鸡肉煮的药材汤款待媒体各族人士,并说这是鸡骨茶(chi kut teh)。但若按照旅游部长的解释,肉骨茶的“肉”(bak)不限于猪肉,也可以是鸡肉或是牛肉,那为什么旅游部把用鸡肉煮的肉骨茶称作chi kut teh(鸡骨茶)而把bak(肉)字去掉呢?这岂不落人口实?
但若是叫鸡肉骨茶(chi bak kut teh),听起来也是怪怪的。与其这样,建议官方保留bak kut teh(肉骨茶)之名(毕竟列为国家物质遗产也是用这个名称),把用鸡肉煮的肉骨茶叫做:bak kut teh(ayam),亦即:肉骨茶(鸡肉),这样不是更清楚,更好解释,又能保有肉骨茶之名,不是更好吗?
就像沙爹,有鸡肉沙爹、牛肉沙爹、羊肉沙爹,华人学了,还做有猪肉沙爹一样,同个逻辑的称呼。其实像这样把华人的一道料理当成专有名词使用,在马来语境里也是有前例的,那就是char kuey teow。我们知道“kuey teow”是福建话“粿条”。
惟“char”实为福建话“炒”的意思,原本是动词。char kuey teow即为“炒粿条”,但马来语境里竟把“char”(炒)这个动词,联接名词kuey teow,把中文的动词加名词(“炒”粿条),转化成马来名词,char kuey teow竟成了约定俗成,大家都看得明白的专有“名词”,成了一道非常本土的马来平民食物名称。
同理,如果说肉骨茶就是用肉骨(最初虽是源于用猪肉骨,但而今已不限于猪肉骨)煮成的药材茶汤,为什么就不能把肉骨茶(bak kut teh)当成一道料理的特定名词使用呢?
各位,bak kut teh就是bak kut teh。无需把bak去除,bak是无辜的。既然bakso马来社会早已接受,bak kut teh应该也没大问题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