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 kut teh就是bak kut teh。無需把bak去除,bak是無辜的。既然bakso馬來社會早已接受,bak kut teh應該也沒大問題吧!
ADVERTISEMENT
肉骨茶獲國家文化遺產局列為國家物質遺產,有異聲,當局忙解釋肉骨茶的“肉”不是專指豬肉。政客和網民(不管什麼種族)卻也有不同聲音,堅稱肉骨茶的“肉”就是豬肉,政治人物和網民把精力耗在這裡,一來浪費時間,二來還真像是一種“症候群”。有人誠惶誠恐,有人傲慢得很。
其實,肉骨茶的“肉骨”就“習慣性”來說指的就是(豬)肉骨。就像馬來用語,你去點餐,來份daging的漢堡,自然給你牛肉漢堡,點餐員不會問你的daging是牛肉的還是雞肉的。這只是習慣用語。用雞肉取代豬肉,就叫雞骨茶,不叫雞肉骨茶。但素的肉骨茶一般就叫素骨茶,也有叫素肉骨茶,並不統一,大家卻也看得懂,聽得明白。當然你要翻譯成馬來文或英文時,可以自行定義。
這就像在印尼話語境裡的bakpao,指的就是包子。不管什麼饀料,都叫bakpao。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性用語。朋友轉告,若你去到印尼,雞肉包就叫bakpao ayam,豆沙包叫bakpao kacang。至於用豬肉做饀料的叉燒包叫bakpao merah或bakpao babi merah,豬肉包則叫bakpao babi putih。既能溝通,也看得明白,沒有問題。
再者,你若查印尼文版的維基百科bakpao詞條,出來的解釋亦明確指說:“Pao的意思是包裹,bak的意思是肉,所以bakpao的意思是包裹(含)肉。肉包通常含有豬肉,因為大多數華人(orang Tionghoa)都吃豬肉。但實際上bak的意思不是豬肉,而是肉。豬肉的發音是“tie bak”,但豬肉包不叫“Tie Bakpao”。”
另,在印尼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在印尼,bakso是指肉丸,牛肉丸叫bakso sapi,雞肉丸叫bakso Ayam。而查印尼版的維基百科,指說bakso一詞源自華人料理,是福建話(豬)碎肉的意思。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臺南的肉臊飯,用臺語或福建話念,肉臊與bakso音近,意思就是切碎的絞肉。然而,印尼平民美食bakso如今早已約定俗成了印尼平民美食肉丸的專有名詞,此處的bak自然就不專指豬肉了。而且這種bakso(尤其是牛肉丸)在今天的馬來西亞馬來食檔也是一道很普遍的食物。既然馬來食檔的肉和丸能稱bakso,為什麼bak kut teh的bak就一定要專指豬肉呢?雖然其源最初是以豬肉骨煮的藥材湯,但飲食料理總有其多元的演變。如果說bak kut teh的bak一定是豬肉,那馬來食檔的bakso的bak又是什麼肉呢?
又,bakmie是肉脞面,不一定是指(豬)肉脞面。因在印尼有雞肉脞面,就叫bakmie ayam。既然人家印尼都這樣開明瞭,這回馬來西亞人可不要輸給印尼呀!
大馬肉骨茶列為國家物質遺產面對的雜音,近日的旅遊部很忙,部長趕快向公眾解釋“bak”是指肉,不限於只指豬肉。旅遊部還特地以雞肉煮的藥材湯款待媒體各族人士,並說這是雞骨茶(chi kut teh)。但若按照旅遊部長的解釋,肉骨茶的“肉”(bak)不限於豬肉,也可以是雞肉或是牛肉,那為什麼旅遊部把用雞肉煮的肉骨茶稱作chi kut teh(雞骨茶)而把bak(肉)字去掉呢?這豈不落人口實?
但若是叫雞肉骨茶(chi bak kut teh),聽起來也是怪怪的。與其這樣,建議官方保留bak kut teh(肉骨茶)之名(畢竟列為國家物質遺產也是用這個名稱),把用雞肉煮的肉骨茶叫做:bak kut teh(ayam),亦即:肉骨茶(雞肉),這樣不是更清楚,更好解釋,又能保有肉骨茶之名,不是更好嗎?
就像沙爹,有雞肉沙爹、牛肉沙爹、羊肉沙爹,華人學了,還做有豬肉沙爹一樣,同個邏輯的稱呼。其實像這樣把華人的一道料理當成專有名詞使用,在馬來語境裡也是有前例的,那就是char kuey teow。我們知道“kuey teow”是福建話“粿條”。
惟“char”實為福建話“炒”的意思,原本是動詞。char kuey teow即為“炒粿條”,但馬來語境裡竟把“char”(炒)這個動詞,聯接名詞kuey teow,把中文的動詞加名詞(“炒”粿條),轉化成馬來名詞,char kuey teow竟成了約定俗成,大家都看得明白的專有“名詞”,成了一道非常本土的馬來平民食物名稱。
同理,如果說肉骨茶就是用肉骨(最初雖是源於用豬肉骨,但而今已不限於豬肉骨)煮成的藥材茶湯,為什麼就不能把肉骨茶(bak kut teh)當成一道料理的特定名詞使用呢?
各位,bak kut teh就是bak kut teh。無需把bak去除,bak是無辜的。既然bakso馬來社會早已接受,bak kut teh應該也沒大問題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