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必然可以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和諧的社會環境,讓“齋戒月期間食堂營業”不會再成為話題。
教育部長法麗娜堅持齋戒月期間食堂一定要開的決定,雖然是其職責但也是值得表揚的。因為她所傳達的不僅僅是針對學校食堂管理的一項規定,更是在倡導社會的包容性,和在跨文化理解方面樹立了榜樣。以深層意義探討,實遠不止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問題,而是觸及了種族和諧和宗教包容。
ADVERTISEMENT
對穆斯林而言,齋戒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教育部長法麗娜的決定,則是在尊重穆斯林本身的信仰的同時,也通過保持食堂的開放,倡導跨文化理解和包容的前提下,亦滿足了非穆斯林學生的基本需求。實際上這種主張,不僅有助於消除偏見和誤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包容心和國際視野,讓他們能夠適應不同文化的領域,從而開拓更美好的為未來的生活。
然而,在實施這一決定的過程中,教育部也應該對校方和老師們進行指導,讓他們可以引導學生,特別是非穆斯林學生理解齋月的意義,培養他們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此外,學校也可以藉此機會組織一些跨文化活動和交流,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瞭解彼此的文化差異,促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和合作。
話雖如此,儘管法麗娜的決定是正確和正面的,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恐怕免不了還是會遭到有心者的刁難,特別是一些有意藉此機會炒弄宗教課題,以撈取更多同溫層的支持者的挑戰。他們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利用社會的輿論壓力和意識形態,來對事件營造出負面的影響。這些群體本身就存在著對其他宗教習俗的偏見和歧視,他們反對學校食堂在齋月期間開放,認為這是對自身宗教的不尊重,並會藉此滋生課題且無限上綱上線。有鑑於此,法麗娜在堅定自身立場之際,也應指示教育部通過宣傳教育來化解這種矛盾,以讓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這一決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至於另外一個現實問題,則學校食堂經營者要如何在齋月期間,處理並調整食物的供需量;特別是對非穆斯林學生比例明鮮偏低的一些學校,食物供應的種類和數量,將是食堂經營者要面對的問題。可能會有部分業者以“量少”為理由而不願營業時,校方對此需要有一套準備方案,才不會事到臨頭亂成一團。
雖然執行起來會面對困難,但我們對法麗娜堅持齋戒月期間,食堂一定要開的決定,仍然是給予支持和肯定的。因為此舉體現了團結政府對宗教包容,和跨文化理解的重視,對於當下不太友善的社會氛圍,是一個很好的稀釋劑。只不過要想順利實施這一決定,團結政府仍需要爭穆斯林社會更好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校方和食堂經營者的積極配合。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必然可以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和諧的社會環境,讓“齋戒月期間食堂營業”不會再成為話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斋戒月的来临,穆斯林纷纷开始斋戒,这对马来西亚人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有多少非穆斯林,真正体会过斋戒的辛苦?
两位学记在这个斋戒月,毅然接受了挑战,并记录下他们7天的斋戒感受和体悟,让我们更能同理穆斯林所经历的“饥饿”之外,还有斋戒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和心灵成长。
赖枫颖:身心轻盈而平静

我虽是华裔,但从数年前开始,在大马穆斯林斋戒月期间,就与巫裔朋友约好一起斋戒。在开始的几年,我并没有全面斋戒,只有受戒半天或半个月。今年我设定目标,挑战自己要完成整个月斋戒,在此也记录首七日斋戒的情况。
从一开始对着食物会禁不住“流口水”的渴望,至出现失眠和情绪波动,到最后克制住对物质的欲望,达到内心平静,这是我在斋戒中体会的成长,它让我学习到忍耐,也让我体验到三餐不饱的人们没有喝水进食的感觉。
对于我奉行斋戒,华裔朋友经常询问我原因,误以为我要皈依伊斯兰教;事实上,我实行封斋并没有宗教意图,而是因为我认识的朋友大多数是巫裔同胞,为了更深入了解和融入他们,我才选择斋戒。
巫裔朋友们对我斋戒也感到很惊讶,他们不曾预想会有华裔愿意和他们一起封斋。在我斋戒的过程中,他们乐于分享方法,让我更好地度过斋戒的难关,其中一招就是在封斋前,先吃红枣和喝3杯水。
封斋诵经响起后不能进食喝水
第一天封斋,我在清晨5时30分起床,相比平时起床时间来得早,必须赶在6时20分吃好早餐,这是因为当封斋(imsak)诵经响起之后就不能再进食或喝水。第一天封斋前吃下的食物是一片面包和一杯豆奶,之后就前往学校上学。在几个小时后,我感到有些饿,但是并不至于想要吃东西,但到了下午,看见华裔同学在用餐时,我就感到饥肠辘辘。

傍晚5时,平日的这个时候我会吃些下午茶,因此看到妹妹在泡茶时,还真的会止不住“流口水”,甚至萌起了放弃继续斋戒的想法。
为了遏止这个想法,我就去睡午觉。醒来时恰好是晚上7时半,是开斋的时间,就在这时,我的巫裔朋友致电通知我可以开斋了,我赶紧倒水,喝一杯水下去后,我感到一切都得到解救。

第二天的早餐,我只喝了一杯豆奶和清水,到了下午,就感觉到饥饿。我向朋友抱怨说想吃东西,而且在上课时也开始犯困、口渴和疲累。

为了让自己清醒过来,我跑去厕所用水洗脸。那种疲倦的感觉,时而昏昏欲睡却也时而清醒,让我感到新奇。经过两天的斋戒后,我感觉身体开始适应断食的节奏。
第三天斋戒时,饥饿感已明显减弱,身体还变得轻盈。我还发现自己对食物的欲望开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内在世界的关注。我不再像之前一样嘴馋,看到零食也没有想要吃的感觉。我回到家,能够更专注地做事,不再那么容易被其他事情影响专注力。

身体进一步适应斋戒
第四天,我身体进一步适应斋戒,在学校上课反而比前几天更有精神,思维也变得更清晰,尤其是在上数学课时,还更容易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在这天,我感觉到身体真的轻了很多,上下楼梯变得更轻松。
不过到了第五天,我情绪出现波动,有时觉得自己能量满满,心情很好;有时又会突然感到烦躁或低落,可能是身体正在适应能量的新平衡吧。在晚饭期间,我的饭量多了四分之一,对饭菜的味道更加敏感。到了晚上睡觉时间,我躺在床上根本无法入睡,就算睡着了,也会在一至两个小时后起来,让我非常困扰。由于隔天要上学,只能强迫自己睡着。

我在第六天看到了身体变化,察觉肚子瘦了一圈,视觉上来看,手臂也比之前瘦了几厘米。我感觉到自己仿佛“超越了饥饿”,进入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宁静状态。反而习惯了这种感觉,就算进行了强烈运动,也不会感觉到饥饿和口渴。
打游戏做功课分散食物欲望
我奉行斋戒的第七天是周六,虽然没有上课,但我在凌晨5时30分起床后洗漱吃早餐,接着倒头又睡,这一天是我感觉面对饮食渴望最具挑战的一天,因为待在家中,哥哥和妹妹会拿着一杯水或者零食在我面前晃悠。
为了避免“破戒”,我会独自待在房间打游戏和做功课,以分散对食物欲望的注意力。其实,在进入第六天之后,我内心反而更加平静,感觉许多烦恼都不重要,如有一种超脱于物质,解放于物质的境界。
对我而言,斋戒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它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也是一种“无痛减肥法”。经过斋戒,我发现自己对食物、生活、欲望的理解都会有所改变。听觉,思维也变得灵敏起来。
我觉得,斋戒就像“100小时断食”的感觉,让我体验到三餐不继的人民在缺乏食物和食用水的感觉,同理心便油然而生。

赖鸣杰:初次挑战一周禁食波折重重

斋戒月的禁食,是每年穆斯林同胞都奉行的事。我总觉得好奇,一个人要从日出饿到日落才可以吃东西,真的能够忍受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来挑战一个星期的禁食。
在挑战开始前,我先询问身边的巫裔朋友有关斋戒月需要注意的事项。起初他们都以为我跟他们开玩笑,毕竟很少人会主动去体验饥饿。但他们还是建议我,先循序渐进只禁吃东西不禁喝水,再慢慢尝试真正的斋戒。
第一天,闹钟在凌晨4点响起,这么早起床就是为了先吃饱早餐。饱餐一顿后到了学校,我上前询问我的巫裔朋友有关更多斋戒月的知识,结果才得知穆斯林还有许多行为,在斋戒月里面是不能做的,比如骂人、打架,甚至是吞口水也不行。
一个不留神吃了饼干喝了水
谈完后回到自己的座位,结果一个不留神,朋友随手递给我的饼干,我竟然把它吃了,还喝了水……没想到前脚才学完,后脚却破功了。第一天的挑战就在这样搞笑的情况下糊里糊涂地失败了。
第二天,吸取了昨天的教训,我起了个大早,三点半就起床做点食物来充饥。洗漱完后去到学校,我提醒自己,绝对不可以吃东西和喝水,直到开斋为止。这一次的思想准备很有效,结果一回到家里,全身就已经疲惫不堪,于是我昏昏沉沉地睡在床上,等起床时已经到开斋时间了!第二天的斋戒挑战成功!
第三天与第四天的体验都一样,除了自我提醒,我尽量让自己感到疲惫,以减轻身体的饥饿感,回家后就直接睡觉,饥饿与疲劳都完美避开。这个方法对我来说非常奏效,能够让我“安然”度过禁食时光。所以,我相信随着时间过去,我应该可以慢慢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完成这段禁食的挑战。
老师劝说先尝试半天斋戒
没想到第五天,我开始胃疼。起初我还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可是渐渐地,胃越来越疼痛。班上的老师看出了我的不适,便上前询问我哪里不舒服,并带我到保健室去休息。当老师得知我是挑战斋戒才导致胃疼,他表示佩服,并说到:斋戒不是那么快可以适应的,可以先尝试半天的斋戒,再逐步尝试斋戒至开斋的时间。
回到家,我被父母带去附近的诊所,医生看了我的状况后也问我为什么胃疼。我说出“puasa”这个字以后,结果惹来医生的笑声。医生开了药给我,也分享道不是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能够承受斋戒。最后他说,我的情况不能再挑战斋戒,于是我的挑战就此提前告一段落。
尽管挑战失败,但我在过程中体验到的不仅仅是禁食,还有自律和自我控制的锻炼。感谢我的巫裔朋友阿比瓦卡斯和阿其尔的帮助和科普,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穆斯林的斋戒传统。经过深入了解,我不禁对于严禁持戒的穆斯林肃然起敬。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