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发布: 7:23am 18/03/2024

旅情

丽的呼声

叶蕙

人生跑道

未选择的路

李大傻讲故事

另类文学启蒙

日语世界

弗洛斯特

The Road Not Taken

叶蕙 | 未选择的路

的转折点突如其然来到。那年我加入留台联总合唱团,某日练习完毕和团友一起去会所附近的餐馆餐叙,“他”突然出现。在座的人几乎都认识他,除了我。我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不知怎地糊里糊涂地接受了他,糊里糊涂地结了婚……

Close Up Dry Leaves On Cement Floor

ADVERTISEMENT

小时候,我和家人住在家族群居的吉隆坡华人新村。家里安装了有线广播电台“”,以方言为主流语言,从早到晚播个不停。在物资匮乏的50年代,那是唯一的娱乐管道。祖父祖母是最忠实的听众,尤其爱听说书人李大傻用广东话讲故事。《西游记》《水浒传》《七侠五义》《包公审案》《红楼梦》,听过的人就知道李伯伯讲故事有多精彩。年幼的我也跟着听,刚开始有听没有懂,听着听着就懂了。

回想起来,那也是一种另类的文学启蒙。

8岁那年,因父亲的工作关系,我跟随父母搬去芙蓉,自此与丽的呼声告别。可能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喜欢听天马行空的故事。祖母生了六男四女,我父亲排行第二,其中三姑姑是一名小学教师,家里有不少藏书。上中学后,她常耳提面命叫我多看书,养成阅读习惯,增强语言知识。当时除了中国名家作品,姑姑还推荐我看世界名著,《简爱》《小妇人》《飘》《咆哮山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翻译小说就是那个时候看的。五六十年代的翻译水平其实不怎么样,俄国小说尤其难懂,看得人七荤八素。然而世上没有无用功,若用“竹篮打水”来形容,虽然没打到什么,终究让一些有关文学的东西浸(进)到自己骨髓里面去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