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思敏(本报高级记者)
提到中国媒体,相信许多人的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这些媒体大部分时候只能复制黏贴中国官方的说辞,失去了监督与制衡政府的职责。
ADVERTISEMENT
但最近的一起事件,让我开始去思考,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吗?或者这只是我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
3月13日,中国河北燕郊镇发生爆炸;晚上,我就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了央视记者在事发地点采访时,被当地官员阻止的消息。不久后,中国记协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措辞相当强烈的文章,以“正当采访时记者的权利”为题,批评当局阻拦记者采访的举动。
在该篇文章中,中国记协抛出了三连问,这些问题分别是:记者应该进行采访吗?记者是添乱吗?一纸通稿真能代替现场报道吗?中国记协在文章中强调,如果没有媒体记者,公众只能透过官方发布的通稿以及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各种信息,但官方通稿不会面面俱到,互联网传信息容易滋生谣言,因此媒体对信息的补充尤为重要。中国记协也在该篇文章中强调,当局不能为了控制舆情,简单粗暴地阻挠媒体记者正常履职。
中国记协的这篇文章尔后获得多家中国媒体的转发,亦在微博上登上了热搜。
想当然耳,这起央视记者采访遇阻事件和中国记协的这篇文章,在微博引起了热议。有一部分网民认为记者在现场采访是在添乱,是记者自己不顾安全前去前线采访,才会遭到驱赶。但同时,有一些网民认为记者没错,公众应有知情权,媒体的采访不应被阻拦。
这件事在网络上发酵后,当地政府在发布的文告中向媒体尤其是央视记者致歉,称在对身处在现场采访的记者进行“强行劝离”时,是“由于一线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不强,方式方法粗暴简单,引发了记者朋友的误解和舆论的质疑”,而有关人员也已经被严厉批评。
在这一连串的事件后,我断断续续地看到了一些媒体人评价中国记协的这个举动颇为罕见,因为长期以来只发布正面信息的中国记协,忽然发声批评当局阻拦记者采访。后续中国记协的这篇文章是否能协助媒体记者拥有更多的采访空间,仍有待观察;但无可否认的是,从这篇文章获得多家中国媒体记者的转发的情况来看,这篇文章无疑为当下仍在前线努力采访的记者,打了一剂强心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