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公益金主席丹斯里蔡㐷友说,政府应利用现有的多源流学校优势来大力推动华文及淡米尔文的发展,为国人增值,提升他们在全球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他指出,我国历史悠久的华文及淡米尔文学校,是先贤百年来不断投资建设的,政府应该鼓励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改善课程。
ADVERTISEMENT
他强调,多语能力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因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促进学习、求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蔡㐷友也是公益金永久信托委员之一。他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华文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文之一,全球贸易主要使用英文及华文,同时,印度经济也正崛起,这使淡米尔文可能成为重要的语言,多语能力可协助我国在全球竞争。
联合国共有6种正式语文,分别是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
蔡㐷友说,多语能力优势已使大马人才受全球欢迎,甚至能在海外担任高职。
因此,他认为,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多源流学校,紧跟时代脚步,意识到多语能力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将多源流学校为国家建设及发展的重要力量。
纠结种族议题恐失发展良机
他促请我国领袖扩大视野,放宽胸襟,顺应全球发展趋势,而不应停留在种族议题上,以免错失良机。
“从政者要看到这一点。 这不是一个累赘, 不是一个包袱。例如学习中文, 已经是一个必须且重要的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否则只是事倍功半,我国领导人在策划时, 一定要注意此事。”
蔡㐷友强调,华校生能流利地使用国语对答,华印裔部长在访问、文告及往来书信上也都可以国语回应,显示非巫裔掌握国语的能力良好。
他强调,从政者需要意识到种族政治已过时,并向民众表明语文是提升经济发展及竞争力的不可或缺工具。
他认为,民众不仅要精通国语,还要掌握英语和华语以获取广泛资讯,培养出智慧型人才,提高竞争力与外界竞争,从而增加收入并改善生活条件。
有利前途发展
应视华小为国家资源
“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发现它是个宝贝,华文是宝贝。这是好的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发展,而不是不断破坏,使它弱化。”
现年72岁的蔡㐷友毕业于南洋大学,多年来一直关心华校发展,不论是华小、华中或独中。
谈及目前在华小就读的友族孩子已有20%,他说,这意味着人民已意识学习华语华文是一种优势,有利于孩子的前途发展,应给予鼓励,并将华小视为国家资源。
蔡㐷友指出,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不少中国及欧美国家企业迁厂,而槟城便吸引了不少科技及电气与电子领域的外来投资在当地设厂。
然而,有关领域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些专才需要精通多国语言,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他希望学校能根据工业需求进行调整,培养出符合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
苦撑因忧关闭难重开
吁保留微小办学准证
蔡㐷友将微型学校视为华小面临的最大问题,若以每所华小平均需要100万令吉计算,他估计约6亿令吉是没有效率的投资,而政府还是得承担学校的设备和维修等费用。
他认为这种非理性的资源分配,在长远发展中是无法持续的。
截至2022年5月,全国共有1302所华小,其中616所华小(47.3%)是微型学校,即学生人数少于150人。
蔡㐷友指出,人口城市化是全球趋势,我国的城市化比率约为75%,改变了人口分布,意味着先辈在某些地区创立的小学可能缺乏学生来源,然而,教育部却未依据人口需求来兴建华淡小。
他说,华社对华校被暂时关闭后是否能再重开感到担忧,因此不敢对现状做出任何改变。
他直言,目前搬迁微型华小的速度非常缓慢,学校也经常面对较难获得批准及校地问题。
他希望政府给予人民信心,让华社保留微型华小的办学准证,并敦促从政者制定合适的多元流学校的政策,并表示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决师资短缺
促改善待遇 接收独中生
师资短缺也是华校长期面对的问题,根据蔡㐷友分析,原因众多,不一而足。
他指出,这包括年轻一代,尤其是Z世代对从事教师一职不感兴趣,认为教师待遇不佳。
此外,社会观念也产生了变化,他续说,与以往不同,现在年轻人不再将教师视为高尚的职业,也不愿被指派到乡区执教,而家长也没有鼓励孩子申请当教师,导致教师数量不断减少。
他促请教育部正视此事,采取行动改善政策,提升教师待遇及师资培训,并接收更多独中生,以增加教师数量及提高师资素质。
蔡㐷友也说,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必须为学生建立扎实基础,有利他们应对后续的学习与挑战。
他因此建议政府重新审视华小教育课程和教材,并及时修订课程,确保与时并进,能与世界接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知识。
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科目如语言、历史和地理仍重要,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