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一個有10個孫子的爺爺,另一個是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的大學生,兩人卻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彼此無所不談,更經常互相學習。
78歲的李經華是職總保健療養院(淡濱尼)的住戶,梁開運(22歲)則是療養院的義工,兩人就在這裡認識並熟絡起來,開展跨代友情。
一見面聊超過1小時
梁開運表示,剛認識李經華時,覺得他性格開朗,喜歡嘗試新事物;李經華則認為梁開運這個年輕小夥子為人謙虛、和善,“我第一次碰到這麼棒的人,我很高興能和他成為好朋友。”
去年6月間,療養院舉辦三輪車出遊活動,義工與住戶一對一配對,而梁開運正好與李經華配對,不過李經華需以輪椅代步,因此全程由梁開運負責推著李經華的輪椅走動,兩人於是天南地北地聊開。
梁開運平均一週到療養院進行三、四次義務活動,若是李經華沒有參與活動,梁開運就會特地去找他聊天,哪怕只有短短5分鐘。在療養院的友伴活動中,梁開運每逢星期一就會來找李經華聊天;兩人一見面,經常可聊上超過一個小時。
相互學習分享經驗
這對忘年之交不僅有聊不完的話題,而且還從彼此身上收穫不少新知識,相互學習。
作為義工,梁開運經常為療養院住戶舉辦不同活動,讓他們保持活躍。
李經華開心地說道:“我一向喜歡嘗試新事物。從這些活動中,我就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並且有新的體驗。”
比如,梁開運教導他們種植“苔玉”(kokedama),用苔蘚覆蓋包裹著泥土的植物根部,製作成盆栽,讓他覺得非常新奇。
根據聯合早報報道,此係列文是2023幸福老齡化行動計劃下的倡議,並由新加坡衛生部呈獻。
這對朋友間的學習是雙向的。李經華豐富的人生經歷也開闊了梁開運的視野。有一次,療養院主辦活動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兩人一起參加。梁開運說:“展示品勾起他(李經華)的回憶,跟我分享了許多舊時新加坡的風貌,以及他的人生故事。”
此外,在為療養院的樂齡人士策劃活動時,梁開運也會尋求李經華的意見,從中瞭解住戶對哪些活動感興趣。在過去的一年裡,梁開運就辦了盆景種植、黃梨塔烘焙、運動會、各類手工製作等活動。
在互動交流中,李經華不吝於與梁開運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他教我園藝,我就教他怎樣養魚,因為我小時候就住在甘榜。”
聽到李經華這麼一說,在旁的梁開運頻頻點頭說:“有一次我們到水族館參觀,他就對魚類如數家珍,跟我分享了許多魚類的知識。”
長者應尊重體恤年輕人
李經華有10個介於11歲到19歲的孫子孫女,並不把梁開運當成孫子看待。對他而言,梁開運是他的好友,而與梁開運結交為友,不僅讓他心境年輕開朗,也推動他繼續保持活躍。
他表示自己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認為年輕人思想開明,比較願意聆聽和接納別人的意見。
他建議:“如果要和年輕人做朋友,身為年長者,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並懂得體恤他們的付出。”
與年輕人互動擴大社交圈
李經華的女兒李美玲(51歲)說,父親總是很期待與梁開運見面聊天。她說:“和年輕人互動,不僅讓父親感受更多正能量,也鼓勵他學習新事物,擴大社交圈子。與此同時,這也幫助促進父親整體的心理健康。”
梁開運說:“我從小和外公外婆同住。去年外公過世,我很後悔當他在世時沒有多些陪伴他。”
為了彌補缺憾,他現在不但花更多時間陪伴外婆,也更積極到療養院當義工、辦活動,給院裡的老人家帶來歡樂。
若碰到生活難題無法解決,他也會徵求李經華的看法和意見,梁開運說:“他會和我分享一些生活經驗,包括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問題等。”
保持活躍 晚年生活更精彩
這些日子以來,梁開運和李經華以及療養院的住戶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改變了他對年長者的看法。
“有些人覺得老人家很難溝通、要求多,其實並不然。”
他表示,只要人們願意改變觀念,把年長者當作是朋友,付出多一點努力和耐心去溝通和了解,自然就會發現,其實不少年長者非常獨立、容易滿足且熱愛學習。
當義工的經驗,也讓他覺得年長者應該繼續保持活躍,多參加社區活動,積極社交,這樣才能擁有更精彩的晚年生活。